BIS报告建议围堵加密风险引爆业界怒火:DeFi真的那么危险?


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日发表一份针对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新报告,主张应以「围堵式」监管策略来避免其对传统金融体系(TradFi)产生系统性风险。此举立即引发加密业界人士强烈反弹,直指报告内容「危险又无知」。

ETF 与 RWA 模糊与传统金融边界

BIS 这份名为《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金融:功能及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报告指出,随着像是加密货币ETF(交易型基金)和实体资产代币化等趋势兴起,加密产业与传统金融的连结日益加深。

报告认为,这样的发展虽具有创新潜力,但也带来潜在的风险扩散效应。报告作者写道:「在审慎监管方面,目标是防止加密与 DeFi 所产生的风险扩散至关键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因此采取『围堵』策略是必要的。」但同时,报告也承认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既不理想,也不可行」。

BIS 点出加密产业三大风险:资讯不对称、匿名操作与诈骗持续

报告中最受争议的部分,是它强调加密与 DeFi 虽然架构公开透明,但消费者依旧面临资讯不对称问题。「由于 DeFi 领域产品多样且新颖,消费者难以根据品质进行辨别。诈骗专案往往能长期存在且难以察觉。」

此外,报告也指出,区块链的匿名性降低了参与者的声誉风险,「因此鼓励从业者承担更高风险」,尤其是在缺乏实名验证与监管标准的情况下。

BIS 建议加强监管:KYC、资讯揭露与资格审查不可少

随着 DeFi 开始执行类似传统金融的功能,如借贷、资产管理与交易撮合等,BIS 主张应该让这个产业也遵循传统金融的监管标准。报告建议包括:

  • 建立更透明的资讯揭露制度

  • 要求营运方执行 KYC(了解你的客户)机制

  • 设定最低专业资格标准,保障用户权益

加密业界回应激烈:这不是监管,而是恐惧驱动的打压

BIS 的报告甫一出炉,立即引来多位业界重量级人物的强烈批评。CoinFund 总裁 Christopher Perkins 在 X 上痛批该报告为「完全不了解情况,甚至危险」。

他写道:「他们的许多建议和结论,也许出自于恐惧、傲慢或无知,不但错误,还可能加剧而非减少系统性风险。」

Perkins 同时反驳报告中对 DeFi 存在资讯不对称的指控。他强调:「开源且透明的程式码,是对比现行金融系统黑箱操作的巨大进步。」

Curve 创办人简单粗暴回应:「抵制这鬼东西」

而去中心化交易协议 Curve 的创办人 Michael Egorov 则用一句话总结他对 BIS 报告的态度:「Boycott this sh-t(抵制这鬼东西)」。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DeFi/3166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