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引爆的稳定币风潮,收益型稳定币2025年将成长30倍?

虽然稳定币的总供应量持续稳定增长,但这个表面上的数字其实掩盖了更微妙的细节。尽管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交易量仍低于历史高点,但每月使用稳定币交易的活跃地址数量却持续上升。这种差异表明,稳定币不再只是作为加密货币投机市场的润滑剂,而是终于实现了其核心价值:成为新数位金融体系的根基。

更重要的是,大规模采用可能不必来自新创团队,而是来自那些已经拥有分销渠道的公司。仅在过去三个月内,四家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正式宣布进入稳定币领域:Robinhood 和Revolut 正在推出自己的稳定币;Stripe 最近收购了Bridge 以促进更快速、更便宜的全球支付通路;尽管这可能会明显侵蚀原先业务的利润,Visa 现在也在帮助银行推出他们自己的稳定币。

稳定币是金融服务的常温超导体。得益于稳定币,全球企业在未来几年将受益于显著的速度、覆盖范围和成本改善。而Stripe 将打造世界上最好的稳定币。

稳定币将带来全球支付系统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

稳定币的采用不再仅仅依赖于纯意识形态的假设,这将会是全新的范式转变。相反,透过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一个直接的价值主张- 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率和新的收入来源- 稳定币发现自身能够更好地与资本主义最可靠的力量相结合:对利润的不懈追求。

因此,随着市场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利用稳定币来改善其利润和拥有更多的支付体系,我们必然会看到其他竞争对手为了保持竞争力而效仿。正如我在《稳定币宣言》中所述,博弈论表明,稳定币的采用不会是可选择,而是必要的,是金融科技公司维持市场地位的必要条件。

稳定币2.0:收入共享型稳定币

直观上看,这些结构利好的最直接受益者是发行者本身。原因很简单- 考虑到货币网络效应,稳定币本质上是一个赢家全拿的游戏。今天,这些网络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流动性– USDT 和USDC 是加密货币中流动性最强的稳定币;使用某些新兴的USDT替代品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滑点

  • 支付– USDT 已经成为新兴经济体中更常用的支付方式;与作为数位货币交换媒介相关的网络效应可以说是最强的

  • "计价效应" – 无论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几乎所有主要的交易对都是以USDT 或USDC 计价

简而言之,使用USDT 的人越多,效应自然会更强。这种现象反映了Tether 于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增长上。

虽然Tether 的网络效应肯定会继续证明难以在规模上被破坏,然而,有一个新兴的稳定币模式似乎最有可能成为挑战:收入共享型稳定币(revenue-sharing stablecoins)。

重要的是,这个模式在越来越多由具有分销渠道的金融科技公司推动的稳定币范式中特别有优势。要理解原因,需要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

时至今日,稳定币体系通常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参与者:(1) 稳定币发行者(如Tether 和Circle)和(2) 稳定币分销商(即我们日常会用的应用)。

目前,稳定币发行者不成比例地获取价值,年化收入超过100 亿美元- 比所有区块链的总收入还要多。然而,这代表了一个巨大的结构性效率低下:稳定币体系中产生的价值本质上是来自于分销商。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那些整合USDT 的交易所、DeFi 应用、支付应用和钱包,USDT 就没有效用,因此也不会获取任何价值。尽管如此,"分销商"目前却无法获取这些经济收益。

这导致了一个新的稳定币群体的崛起:收入共享型稳定币。透过将传统上主要由稳定币发行者获取的经济收益重新分配给为集体网络带来供应的应用,这个模式颠覆了现有体系。换句话说,收入共享型稳定币使应用能够有效地将其分销渠道变现。

在规模化后,这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甚至可能成为大型应用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随着利润的不断压缩,我们可能进入一个加密货币应用的主要商业模式演变为

有效地销售"稳定币分销即服务"(SDaaS)的世界。

从直觉上讲,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稳定币发行者今天获取的价值超过了区块链和应用的总和。

虽然迄今为止已经有无数次试图打破Tether 垄断的尝试,但我认为收入共享型稳定币模式是方向正确的方法,原因有二:

  1. 分销就是一切:虽然之前的收益型稳定币尝试首先赢得终端用户,但收入共享型稳定币反而瞄准了那些控制用户的分销商。这表明收入共享模式是首个同时使分销商和发行者的利益保持一致的模式。

  2. 团结就是力量:历史上,应用获取稳定币经济收益的唯一方式是推出自己独立的稳定币。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权衡。由于其他应用没有动机去整合你的稳定币,其效用被限制在你各自的应用中。因此,它不太可能在规模上与USDT 的网络效应竞争。相反,透过创建一个激励众多具有分销渠道的应用同时整合的稳定币,收入共享型稳定币能够利用整个"分销商"生态系的集体网络效应。

简而言之,收入共享型稳定币具有USDT 的所有优势- 跨应用的可组合性和网络效应- 并增加了激励那些拥有分销渠道的机构整合它的额外优势- 与应用层分享收益。

收入共享型稳定币领域的三个领导者:

  1. Paxos 的USDG:今年11月宣布并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即将出台的稳定币框架监管,Paxos 已经获得了一些重量级合作伙伴整合USDG,包括Robinhood、Kraken、Anchorage、Bullish和Galaxy Digital。

  2. M^0 的"M":由前MakerDAO 和Circle 团队成员创建,M^0 的愿景是作为一个精简的、可信中立的结算层,使任何金融机构都能铸造和赎回M^0 自己的收入共享型稳定币- "M"。

然而,"M" 与其他收入共享型稳定币的区别之一是,"M" 也可以作为其他稳定币(如Noble 的收入共享型稳定币USDN)的"原材料"(raw material)。

此外,M^0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托管解决方案,由独立验证者的去中心化网络和双代币治理(TTG, Two Token Governor) 系统组成,与其他模式相比促进了更大的可信中立性和透明度。你可以在我的文章中阅读更多关于M^0 的内容。

  1. Agora 的AUSD:与USDG 和"M" 类似,Agora 的AUSD 也与整合AUSD 的应用和做市商分享经济收益。 Agora 还得到了包括Wintermute、Galaxy、Consensys 和Kraken Ventures 在内的众多做市商和应用的战略支持。

这很重要,因为它早期就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保持一致。目前AUSD 的总供应量为5000 万美元。

在2025 年,我预计这些发行团队将随着分销商的合作和引导用户使用对他们有利的稳定币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我们应该还会看到做市商的动作 

  • 他们在确保稳定币保持充足流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在持有大量库存时也会因为能获得部分经济收益而偏好这些稳定币。

虽然"M" 和AUSD 目前在稳定币供应量排名中分别位列第33 和36 位,USDG 尚未上线,但我预计到2025 年底至少会有一个进入前10 名。此外,到年底,我预计收入共享型稳定币的总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0.06% 增长到5% 以上(约83倍),因为具有分销渠道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将引领稳定币采用的下一波浪潮。

先缓慢,然后一触即发

虽然欧洲美元的采用轨迹经常被作为稳定币的历史参照,但这种类比感觉过于简单。稳定币不是欧洲美元- 它们是数位性的;它们是全球可及的;它们可以跨境即时结算;它们可以被AI agent 使用;它们在规模上受到强大的网络效应影响;最重要的是,现有的金融科技公司和企业有明确的动机采用它们,因为它们符合每个企业的目标:赚取更多利润。

因此,说稳定币的采用将反映欧洲美元的采用忽略了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我预计稳定币与欧洲美元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将继续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现象出现,任何认为这项技术与其利益相悖的现有者或政府都无法控制。然而,与欧洲美元不同,稳定币的采用不会是在30-60 年的过程中缓慢发生的事情。

它将会是一个缓慢开始,然后在网络效应迅速达到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时一触即发的过程。

备注:在天体力学中,逃逸速度或逃逸速率是物体需要达到的最低速率,以脱离与主体的接触或其轨道

监管框架正在建立。像Robinhood 和Revolut 这样的金融科技巨头也正在推出自己的稳定币。 Stripe 似乎正在探索稳定币作为拥有更多支付体系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尽管明显会侵蚀自身利润,PayPal 和Visa 等市场先行者也在担心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别人就会开始探索稳定币而超越他们。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2025 年是否将是我们最终达到稳定币拐点的一年,但很明显我们从未如此接近。

你还不够看好牛市中稳定币即将带来的浪潮。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Stablecoin/2958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