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安专家余弦表示,看起来很像是黑客的惯用手法,导致Bybit 多签钱包被黑。他也提供了先前 Radiant Capital 遭黑的案例,来解释可能的被盗途径。
Bybit 遭黑事件的可能攻击途径曝光
Bybit 近期遭黑,导致 ETH 冷钱包资金被窃。资安专家指出,此次黑客手法可能与 Radiant Capital 在 2024 年 10 月发生的 5000 万美元黑客攻击 类似,皆涉及多重签名(Multisig)钱包的签署介面遭操控,进而让黑客获取未授权资金转移的权限。这类攻击方式极为隐蔽,即使经过层层验证仍难以察觉,对加密货币交易所与 DeFi 协议构成严峻挑战。
攻击模式:操控硬体钱包签名过程
根据 Radiant Capital 事件分析,黑客主要透过以下手法执行攻击:
- 感染开发者设备:黑客利用恶意软体感染 Radiant Capital 的三名核心开发者设备,进而影响多重签名交易流程。
- 窜改前端显示:当开发者使用 Gnosis Safe(现更名为 Safe) 来签署交易时,黑客让界面显示正常的交易内容,但实际上传送的是恶意交易请求。
- 诱导反复签名:黑客在前端模拟交易失败的错误讯息,诱导开发者多次尝试签署,进一步收集必要的多重签名授权。
- 最终窃取资金:当黑客获得足够的多签授权后,便可执行转移资产或更改智能合约拥有者,最终将资金转移至黑客控制的地址。
这类攻击难以察觉,因为黑客成功欺骗了前端验证工具(如 Tenderly)与硬体钱包的签署机制,使得交易签署看起来毫无异常。
Bybit 可能遭遇相同手法攻击?
Bybit 此次黑客事件与 Radiant Capital 的手法高度相似,尤其是签署界面显示正常,但实际底层逻辑被窜改。Bybit 透露,他们的 ETH 冷钱包在转移资产至热钱包的过程中,交易内容被黑客窜改,并最终导致资金被转移至未知地址。这与 Radiant Capital 攻击中,黑客操控 Safe显示错误信息,让开发者无意间签署恶意交易的方式如出一辙。
此外,根据链上数据显示,Bybit 遭黑后,约 14 亿美元的 ETH 和 stETH 流出,其中部分资产已经开始变现,进一步证实这可能是一场高度计划性且隐蔽的攻击。
黑客如何成功绕过安全验证?
这类攻击的成功关键在于 「社交工程 + 签名欺诈」,黑客透过以下方式绕过现有的安全机制:
- 多重签名环境的错误利用:黑客在 Radiant Capital 事件中,利用 Safe 介面的错误提示,让开发者不断重复签署交易,最终取得足够的恶意签名。Bybit 可能也遭遇类似情况,导致黑客获取关键签署权限。
- 硬体钱包的盲目签署(Blind Signing):Radiant Capital 事件中,黑客成功让开发者的 Ledger/Trezor 硬体钱包签署恶意交易,而开发者在界面上看到的却是正常交易内容。这表示,即使是 硬体钱包,也无法完全避免此类攻击。
- 智能合约拥有权转移:在 Radiant Capital 的案例中,黑客最终获得 LendingPoolAddressesProvider(借贷池地址提供者)的拥有权,进一步对协议进行恶意操作。如果 Bybit 遭遇相似攻击,黑客可能已经透过窜改智能合约拥有权,让交易所难以追回资金。
如何防范类似攻击?
专家建议,为了避免此类高度隐蔽的多签攻击,交易所与 DeFi 专案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强化多层签名验证:如果任何签名者在交易过程中遭遇错误或异常,应立即触发紧急审查机制,而不是单纯重新签署。
- 独立设备验证:使用独立的安全设备来确认交易数据,例如透过 Etherscan 的 Input Data Decoder 来检查交易内容是否被篡改。
- 避免盲目签名:所有关键交易应透过 Ledger/Trezor 等硬体钱包上的可读数据显示 来进行确认,避免盲签(Blind Signing)。
- 错误触发审计机制:如果某笔交易多次失败,应立即进行完整审计,而非让用户重复尝试签署。
- 交易延迟与时间锁(Timelock):对于重大交易,应实施 72 小时延迟,以便社群与开发团队能够有充足时间审查。
DeFi 安全性仍面临重大挑战
Bybit 遭黑事件突显了多重签名与硬体钱包签署漏洞的风险,这类攻击手法已经不是个案,Radiant Capital 事件就是最佳前车之鉴。即使使用了多重签名、硬体钱包与交易模拟工具(如 Tenderly),黑客仍能成功欺骗系统并窃取巨额资金。
这也再次提醒所有 DeFi 专案与交易所,单纯依赖技术工具已经不足够,必须搭配更严格的人工审查与验证机制。未来,交易所与 DeFi 协议必须更加谨慎,避免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zixun/3072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