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抛售,导致企业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在短期内下跌超过40亿美元。分析师认为,比特币正处于本轮牛市中最大价格回调的边缘。
发生什么事?
由于川普总统宣布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抛售,导致企业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在短期内下跌超过40亿美元,显示出比特币市场对宏观经济事件的敏感性。
分析师认为,比特币正处于本轮牛市中最大价格回调的边缘。根据CryptoQuant的研究主管的分析,比特币目前从其历史高点下跌的幅度,有望成为本轮牛市周期中最大的一次。
市场回调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是一次深度清洗后、为更大涨幅做准备的健康调整,但也可能是市场力量耗尽、趋势转弱甚至反转的潜在预兆。后续市场的的发展,还需要密切观察。
企业持有的比特币总量集体缩水
由于美国总统川普在4月2日宣布加征关税,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抛售,企业持有的比特币总量近期集体缩水,下跌超过40亿美元。
根据BitcoinTreasuries.net的数据显示,企业比特币持有量从4月2日的近590亿美元,降至4月7日的约545亿美元。这一下降趋势与川普宣布加征关税的时间点高度吻合,显示出比特币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敏感性。
关税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了整体市场情绪,也对持有大量比特币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了负面冲击。
例如,追踪不同企业比特币持有者的一支ETF(Bitwise Bitcoin Standard Corporations ETF)自关税宣布以来,已下跌超过13%。同样,以大量投资比特币而闻名的策略(Strategy)公司股价,自4月2日以来,也下跌了超过13%。
最近的比特币价格下跌,也使麦克.塞勒(Michael Saylor)的策略处于守势,该公司在3月31日至4月6日下跌期间,公司完全没有买进任何比特币。
此外,来自Strategytracker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其持有的比特币上花费了356.5亿美元,目前五年持有期的回报率仅为17%。
股价的下跌,反映了市场对于比特币作为企业资产的担忧,特别是在高波动性和监管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这与传统企业倾向于持有美国国债等低风险资产的偏好,形成了鲜明对比。
关税政策的冲击,无疑为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的策略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可能促使企业重新评估其加密货币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加密市场接下来会怎么走?
川普及其团队推行的关税升级政策,无疑为国际贸易及金融市场投下了新的变数。面对这项可能引发广泛经济连锁反应的政策风向,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者与观察家们不禁开始思考:在贸易壁垒可能重新加高的阴影下,加密资产将会如何反应?
根据CryptoQuant研究主管胡里奥.莫雷诺(Julio Moreno)的分析,比特币目前从109,500 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了26.62%,这一下跌幅度有望成为本轮牛市周期中最大的一次回调。
市场回调(Market Correction):有时也称为市场修正,指的是股票市场、某个指数(例如美国S&P 500指数)或其他资产(如加密货币)的价格,从最近创下的高点出现显著的下跌。
虽然近期比特币价格大跌,让不少投资人相当恐慌,但其实过去加密市场也经历过多次的市场回调。例如比特币在2018年,就经历了83%的跌幅,在2022年也出现了73%的修正,这都远大于现在26.62%的跌幅。
市场回调代表什么?
其实市场回调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更大幅度的回调能更有效地清洗掉过度的杠杆、短期投机者,让市场结构更健康,为下一阶段的稳定上涨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经历过最大幅度的回调后,若能站稳,反弹可能更具力量。
另外,比特币在过去的牛市周期中,也经常出现30%-40%甚至更深的回调。如果这次回调守住关键的技术或心理支撑位,并且幅度仍在历史上牛市回调的模式范围内,那么可能只是一次剧烈的、但仍属「正常范围」的震仓洗盘,牛市趋势并未因此结束。
对于长线看好比特币的投资者而言,周期内最大幅度的回调如果被认为是暂时性的,那么也就成为一个最好的逢低买入或加仓的机会。
不过当然,市场回调也可能是个警讯。
回调幅度创下本轮周期新高,这可能表明买方的力量或市场的整体上涨动能,相比之前的几次回调后出现了更明显的衰竭。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或者未来上升的空间可能有限。
另外,这次深度回调不仅是市场内部因素,更可能反映了更广泛的宏观经济担忧(例如关税升级、持续的通膨压力、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经济衰退风险、地缘政治紧张等),终于对比特币这个风险资产产生了实质性的重大冲击。
如果回调深度或持续时间远超历史上牛市周期的典型范围,可能会让市场参与者开始质疑当前所处的周期阶段,或者本轮周期的结构、驱动因素是否与以往有本质不同,进而引发投资者的焦虑与恐慌。
无论如何,现在的加密市场都来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观察点和潜在的转折点。它可能是一次深度清洗后、为更大涨幅做准备的健康调整,也可能是市场力量耗尽、趋势转弱甚至反转的潜在预兆。需要密切关注后续的价格行为、市场结构和宏观背景来判断其最终意涵。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zixun/31528.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