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昨天的砸盘众说纷纭,有说是AC砸盘还给出了地址截图,有说是火币强平也给出公关,还有的说柴犬趴在BTC和ETH上吸血,虽然柴犬的成交量确实已经相当于BTC和ETH的总合,然后就是专门爆合约爆期权的说法也有,具体的原因我相信已经很难考证了,但是我们通过链上的数据可以追朔看看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里是否有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结论———————-
“要知道作为长期持有BTC的不论是机构还是券商他们的信息和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要远远的高于坐在一般人,这也是为什么九月份三次东方砸盘,西方接盘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在我们之前就知道BTC的ETF会通过,而现在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他们没有判断出BTC有到顶的趋势,所以才继续增持。”
直接复制了最后的一段话这不是偷懒,这是我今天内容的主要核心。
——————-正文———————-
如此大规模的下跌,而且还是BTC领头下跌,那根源肯定是要从BTC着手,价格的下跌肯定是从交易所开始的,这是无需置疑的事情,那我们就从交易所开始看一下下跌过程中的数据。
近三年交易所存量BTC
我最喜欢的还是按数据说话,首先先看交易所的存量,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BTC存量是近三年的最低值,而且从趋势上并没有大量积累的趋势,也就是说先不论今天砸盘的因素是什么,很清楚的知道,砸盘用的BTC并没有造成交易所的积累。
近48小时交易所存量BTC
近24小时细节图
然后我们在看48小时的数据,其实24小时足够了,48小时是为了加强对比。48小时的数据也是减少的趋势,但是可以发现在北京时间下午15点,交易所的存量突然增加了1,735个,然后再长达7小时的时间内,交易所的存量一直维持在250万枚上线。因为这7个小时一直是在交易所的,而且不可能不提出交易所,所以应该是有人特意的维持一个砸盘的节奏,一直保持最少手上有将近500个BTC的筹码来持续的砸盘。
近48小时交易所净流量
近48小时Bithumb净流量
然后和推特的小伙伴互动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如果是长期看我文章的小伙伴应该记得,每次大跌我分析抛压的时候,近一个月的首次抛压都是来自于Bithumb。所以我有一个个人的猜测,不知道是否正确。
我们已经知道这次砸盘的起点是Bithunb,而且我看了数据,很多次的砸盘都有Bithumb的身影,是否有可能,Bithumb在利用汇率差来转移,并低价吸筹,因为我们都知道很长时间韩币的BTC和美元的BTC一直有着极大的汇率差。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我继续观察的时候发现Bithumb没有办法一直保持手上有这么多的筹码来砸盘,1,500个BTC转账过后,只有零散的百十来个BTC,而转出在600个BTC以后基本就结束了,根本不足以支持手上一直持有500个以上BTC的思路一直砸盘的思路,这时候就需要看Binance的表演了。
近48小时Binance的净流量
近48小时Binance的转入数据
近48小时Binance的转出数据
现在很明确的是,Bithumb是这次砸盘的起点,1,500个BTC开启砸盘,其中600个在Bithumb就被吃掉了,然后一直有人在Binance不停的转入BTC,实现高度控盘的砸盘,手中维持着不低于500BTC,当价格超过59,000就开始砸,一直维持到27日22点50分,高度控盘结束。
从23点开始以后的砸盘行为已经更改,交易所的BTC存量开始逐渐下降一直到现在。那么为什么23点之后还有人继续砸,而且价格很难回升到60,000以上,我查了资金数据,发现23点之后资金已经没有较大的活跃了,也是持续到现在。
近48小时交易所USDT流入
近48小时交易所USDC流入
很明显的看到北京时间23点以后,资金的波动确实减弱,应该是机构的资金进入到了下班时间,按照正常的规律应该是北京时间的中午过后,新的一轮资金会继续。
近72小时BTC链上波动
至此我们虽然不知道砸盘方的目的是什么,但是通过链上BTC的波动发现最近一周的砸盘所调动的BTC筹码数量越来越少,不知道是已经砸到了心里价位,还是已经剩余不多的子弹。结合火币强退以及周五期权交割的思路来看,这次的砸盘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没有结束。明天很有可能会再来一次,一直到利空的消息都结束,也就是本周末。
近两周的长期持有人信息
近两周短期持有人信息
从长期持有人的增持上来看,目前的BTC并没有到达峰顶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几个当BTC的价格跌破63,000后,长期持有人就开始从减持变成了增持,而且增持并没有受到价格降低而减缓。要知道作为长期持有BTC的不论是机构还是券商他们的信息和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要远远的高于坐在一般人,这也是为什么九月份三次东方砸盘,西方接盘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在我们之前就知道BTC的ETF会通过,而现在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他们没有判断出BTC有到顶的趋势,所以才继续增持。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angqing/10112.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