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化资料可用性层 (DA) 的始祖项目Celestia,主网将于今日 (十月 31 日) 上线,代币除了近期引起讨论的空投之外,也将于今日在 Binance 等交易所上币,本文详细整理近期 Celestia 重要消息,同时介绍模组化区块链领域,并详述 Celestia项目定位与反方对于此项目未来观点。
Celestia 近期重点资讯
主网上线
根据外媒报导,Celestia 主网将于今日 (十月 31 日) 上线,而各大交易所也将上线交易市场,根据币安交易所官方公告,Celestia 代币 TIA 交易对,将会于今日 (十月 31 日) 晚上十二点开放。
代币经济
根据 Celestia 官方文件,TIA 代币基本资料如下:
- 代币名称:TIA
- 创世总量:10 亿枚
- 通膨率:首年 8%,随后每年减速 10% 至 1.5%,用于网络维护网络安全
创世代币总量十亿枚分配如下:
- 创世空投:7.4% (已于10/17结束)
- 社群奖励:12.6%
- 研发与生态基金:26.8%
- 早期投资人:35.6%
- 团队:17.6%
代币主要的用途有四个,分别是:
- 支付网络费用:支付费用使 Celestia 节点将资料上链至主网,确保资料可用性。
- 节点质押:成为 Celestia 节点所需要质押的代币
- 治理:对网络议题投票并管理拥有 2% 网络奖励的社群金库
- 建构区块链:开发者可选用 TIA 作为燃料费快速建构基于 Celestia 的 Rollup
成立基金会
团队将于列支敦士登成立 Celestia 基金会,目的是在未来指导 Celestia 生态系统并维护其价值。基金会价值观是公平追求公共利益,因此主要的目标有四点:
- 资助研究高效率的去中心化系统和安全度高的节点。
- 资助开源模的模组化区块链生态产品。
- 支援并鼓励开源项目开发流程,例如 Celestia 的 CIP。
- 支援 Celestia 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式开发。
团队表示 Celestia 社群更加重视链下治理 (如同以太坊基金会)。因为链上治理较容易成为有钱人的工具,此举以确保其忠于社群愿景和价值,团队也因此选出基金会主导的四位成员,其中两位是团队的执行者 Mustafa Al-Bassam 与技术长 Ismail Khoffi。
Celestia 介绍
Celestia 成立于 2019 年,项目的主要产品是模组化的数据可用性层,目标是成为各大区块链的底层设施,进而提升现有网络的效能。
模组化区块链
要理解 Celestia,就需要先理解模组化区块链 (Modular Blockchain) 的概念。
区块链长期受制于不可能的三角问题,在去中心化、安全、效率方面不断拉扯,而效能通常是为了确保网络去中心化与安全而妥协的环节。
因此市场出现许多提升效能的手段,包含侧链、Plasma、Layer2、分片等等,其实其中就包含了模组化的精神,例如 Layer2网络建立在 Ethereum 主网上,就是将执行层独立出现的展现。
模组化区块链的提升效能的潜力不只是 Layer2。比起过去常见的 Layer2 仅仅将执行层分离出去,真正模组化区块链的概念主流其实可以分成三层网络探讨,分别是:
- 执行层:虚拟机执行智能合约
- 结算层/安全层:纪录网络 (金流) 变化,确定最终性 (有效性)
- 数据层/储存层:纪录原始交易资讯
以下将分别简述其概念:
执行层 (Execution Layer) 是运算智能合约结果的 CPU。运行智能合约,都会需要进行计算产生结果,例如原本的交易资讯只有「 0xabc… from 0x123…(合约地址)」,这时就需要邻近的节点调出合约程式码与对应的函数把结果运算出来,所谓的结果就是「0xabc 做了什么」,像是「质押 20 MKR 代币至 Maker 合约」。如果智能合约越复杂,那么执行层运算的资源就需越多。
结算层 (Settlement Layer) 是记录全域状态 (金流) 变化的帐本。将执行层的运算结果「0xabc 做了什么」纪录至链上,而非完整资料,只记录全域状态 (金流) 变化的帐本。
数据可用性层 (Data Availability Layer) 是记录执行前的原始输入资料库。纪录包含原始交易数据「 0xabc… from 0xjkl…(合约地址)」的完整资料,如果结算层的结果被怀疑有问题,可以从此层调用原始交易数据重新计算一遍 (重新做一次执行层做过的事情),看看结果是否一致。
利用各层分工,将可以最大化各层的效能,例如 Layer2 可以专注于利用中心化伺服器执行智能合约的运算,Ethereum 主网可以专注于结算层的纪录,而原始交易资讯可以储存在数据可用性层而非昂贵的 Ethereum 主网。
Celestia 角色与目标
Ethereum 除了作为 Layer2 的结算之外,也还需要为其他智能合约服务,例如 Uniswap 或是 OpenSea 等协议,都大幅提升 Ethereum 主网的负担,网络空间就更加壅挤。
而本次的主角 Celestia 就是数据可用性层的创始者,期待可以借由降低在 Ethereum 主网的上链资料量,减少交易所需的成本。但相对的许多人也在考,原始交易资讯等资料,若不在 Ethereum 主网上安全性是否有疑虑。
因此,Celestia 的角色是生态的底层设施,其资料可用性层上需要有愿意合作的网络,例如近期宣布合作的 Arbitrum Orbit,使用后者建构的区块链网络都可以轻易将 Celestia 作为资料可用性层。
其他数据可用性竞争者
除了 Celestia 之外,当然也还有其他数据层的提供者,目前在一线的玩家还包含 Polygon Avail,甚至 Ethereum 的 EIP-4484 的 proto-danksharding 提案都可能是 Celestia 的竞争对手,前者不久前也开启测试网的测试,后者也预计于明年五月至六月完成,且会直接影响所有模组化区块链版图。
Celestia 此时开放主网,也代表正式对外宣战,以速度抢占市场版面。
Celestia 未来的机会与挑战
看似 Celestia 未来充满机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此项目,中国加密研究员 Faust 就提出了负面的观点。
Faust 表示 TIA 代币可以作为纪录交易资讯的燃料费用,比起 ARB 与 OP 来说多了一个更频的使用场景,甚至如果生态构建全,其治理价值也不容小觑。不过他认为 Celestia 的策略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与不利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生态成功不是看技术而是策略
Faust 指出区块链项目中最成功的是 Polygon,虽然其团队技术实力不是最顶级的,但却是市场生态建设最成功的项目,生态包含了以太坊 Layer2 (Polygon zkEVM)、独立公链 (Matic)、数据可用性层 (Polygon Avail) 等一系列产品,且 Polygon 还有一个开源的模组化区块链套件 Polygon CDK,甚至已经比 Celestia 具备更完整的模组化区块链技术。
Polygon 因顺应大趋势而成功。
Polgon 在 2020 年将自身标榜为 Plasma 以迎合以太坊基金会的需求,借此吸引大量的流动性与资源,之后收购多个和 ZK 及模组化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团队,以建立生态帝国。
相较之下,同一时期的 Flow、Avalanche、Dfinity、Solana 等项目技术都比原来的 Polygon 还要强,但在目前的综合实力上却弱于 Polygon。原因也在于是否有顺应市场需求。
Solana 凭着与 FTX 交易所的长期合作,也成功吸引市场目光;而 Avalanche 靠着资本的扶持、EVM 兼容优势与投入大量资源在市场的商业开发,也相对成功。但这两者目前并没有打算在 Layer2 领域投入,某种程度上并不像 Polygon 那样善于「顺势而为」。
而 Dfinity、Flow 以及 Nervos,则因为不同原因而趋于走弱,但总归来说都是过于重视技术而非市场面趋势,使用场景没有强吸引力说服市场采用。
最重要的从来就不是技术是否够强,而是能否能够在时代背景下审时度势,找到最恰当的商业运作逻辑,这一点恰恰是许多技术派团队的短板。Celestia 仍不能仅依靠技术叙事推进市场。
欲从 Ethereum 吸引流动性不吃香
Celestia 目前的策略是尝试从 Ethereum 与其生态系内吸引流动性,Faust 认为它会进展不顺利,并表示可能会像 EigenLayer 一样遇到逆风。
Celestia 的模组化区块链与资料可用性层的叙事,需要有一条流动性充沛且存在溢出现象的公链作为对应的结算层才算数,而这条公链就是 Ethereum。
如果 Celestia 彻底与 Ethereum 生态分割,其模组化区块链的叙事就没有太大意义。然而 Celestia 期望从 Ethereum 吸引流动性却没有对 Ethereum 直接增加好处或是赋能,也不是一种合理的做法。
以太坊基金会和 L2BEAT 等团队已经明确澄清「不用 Ethereum 作为资料可用性层的扩容项目不是以太坊 Layer2,因为链下的资料可用性层无法达到与同等级别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假设。」
以太坊基金会这番做法的用意,实际上是借着区别技术来巩固自身商业利益,如果 Celestia 或是 EigenLayer 等 Ethereum 生态之外的数据可用性层被大规模采用,那 Ethereum 的地位必然被削弱,以太坊基金会投入大量精力要实现的 EIP-4844、Danksharding 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而这些独立的数据可用性层根本无法赋能以太坊,反而会带来一些系统性风险。
Faust 认为目前大多数以太坊 Layer2 的流动性集中在 Arbitrum、Optimism 等正统的 Rollup项目上,这些项目的主要版本必然不会和 Celestia 整合。
宣布与 Celestia 合作的 Arbitrum Orbit 只是一个类似 Arbitrum Nova 的次要版本,大机率无法与前几大「正统 Layer2」相比。 Celestia 即便能够引流此类「次等 Layer2」也没有太大价值。
吸引用户营销策略效益低
另外 Faust 也指出,作为一个区块链底层设施,需要吸引的是其他项目而非一般用户。
如果无法成功吸引其他 Rollup项目的采用,其生态就会走弱。而且 Celestia 缺乏资本推手,虽然其技术叙事本身合理,但如果不能在 Ethereum 生态内很好的扎根,就只是空中楼阁。Faust 举例失去了 FTX 扶持而单靠技术叙事的 Sui 区块链,至今也没有太大起色。
意图带来的新用户或许是突破口
但 Faust 特别提醒,上述分析这只是就当下的境况而言,若未来意图导向设计等基础设施完备,当用户不在意背后的底层运作逻辑,那么就可能吸引一批全新的用户,而非从 Ethereum 引流,上述的问题就可能有解。
Celestia 开始新的区块链实验
究竟 Celestia 是否有机会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生态,似乎还有许多环境因素与策略需要思考。但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Celestia 确实引发了新的市场关注与想像,模组化区块链的故事,才刚要开始。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2254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