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提出新代币发行模式:价格驱动的解锁机制引发讨论


币安创办人赵长鹏(CZ)近日分享了一种新的代币发行机制,旨在透过价格门槛与时间限制来调控市场供应,减少抛售压力,并鼓励专案团队专注于长期发展。他强调,这一模式并非万能,但可能比现行的固定解锁时间表更具优势,并透露自己可能会支持部分采用此机制的专案,引发市场对代币经济模型的新一轮讨论。

价格驱动的代币解锁机制

根据赵长鹏的设计,专案方在代币发行初期将先解锁10% 的代币并投放市场,筹得的资金将用于产品开发、行销、薪资支付等运营需求。然而,未来的代币解锁将受到严格条件的限制,包括至少六个月的间隔、价格需达到上次解锁价格的两倍并持续30 天,以及单次解锁比例不得超过5%。

举例来说,假设代币在首次发行时价格为1 美元,若六个月后价格仍未达到2 美元,则无法解锁更多代币。假设价格在7 月4 日至8 月3 日期间稳定高于2 美元,那么8 月3 日可解锁最多5% 的代币。如果当天价格为3 美元,则下一次最早的解锁时间为次年3 月3 日,且价格需超过6 美元并稳定30 天。

专案团队的灵活性与限制

这一机制赋予专案团队一定的灵活性,他们可以选择延迟或减少解锁量,以降低市场抛压。但为了防止人为操纵,团队无法缩短解锁周期或增加单次解锁数量。此外,代币将由智能合约锁定,并由第三方掌控解锁权限,以确保机制的透明度与公平性。

赵长鹏:模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虽然这一解锁机制具有一定的市场调控作用,但赵长鹏也坦言,没有一种代币模型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他指出,即使采用这一机制,仍可能出现专案方出售最初的10% 代币后卷款而逃的情况。此外,专案在不同发展阶段仍可能面临失败风险,因此代币经济模型的设计并非成功的唯一关键。

他强调,专案的成功仍取决于基本要素,包括产品、市场社群、收入等,最关键的是需要值得信赖且具备能力的创办人,并有清晰的愿景。

部分专案可能获得赵长鹏支持

尽管这一模型仍处于讨论阶段,赵长鹏透露,一些专案可能会尝试这一机制,而他个人可能会支持其中部分专案,但并非所有采用该模式的专案都会自动获得他的支持。他认为,这一机制相较于现行的固定解锁时间表具有一定的优势,或至少能带来不同的市场影响。他表示,未来将持续观察这一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市场反应,看看它是否能够成为代币发行的新趋势。

更像股票还是更像传统加密货币解锁机制?

赵长鹏的提案在「长期激励」 和「避免市场抛压」 方面确实与股票市场存在类似逻辑,特别是在管理层股票期权与增发机制上。然而,它仍然保留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独特性,如价格门槛和基于智能合约的锁仓机制,这是传统股票市场所没有的。

如果要类比,这种机制比普通的股票市场更接近于风险投资(VC) 基金对初创公司的股权发放。 VC 投资时,创办人通常需要满足某些财务或市场成长指标,才能获得下一轮资金支持,而不是一次性拿到全部资金。

因此,这种机制与股票市场有部分相似之处,但仍属于加密货币市场的一种创新型解锁机制,特别是与传统固定解锁时间表的代币模型相比,它提供了一种价格导向的解锁方式。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083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