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发布《2025全球加密货币法规报告》,探讨快速变化的数字资产监管环境,并分析逾50个司法管辖区的政策变化与新兴趋势。
PwC发布《2025全球加密货币法规报告》
PwC发布《2025全球加密货币法规报告》(Global Crypto Regulation Report 2025),探讨快速变化的数字资产监管环境,并分析逾50个司法管辖区的政策变化与新兴趋势。
本报告亦剖析美国对加密货币监管态度的转变、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MiCAR)的实施,以及全球各地逐渐成形的监管框架。
2025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十大趋势
一、美国监管清晰化
美国在2025年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将朝更友善的方向发展,并解决SEC及CFTC两者对加密货币的管辖权争议,为产业提供清晰的指引。
二、亚洲正积极制定监管框架
亚洲金融中心正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香港推出加密货币OTC及托管服务的发牌制度,而新加坡则发布了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三、欧盟MiCAR过渡期下的不确定性
尽管MiCAR已生效,然而加密货币业者仍可依循其国家的法规营运至2026年中,又因各成员国施行接轨的时间点不同,恐导致境内监管不一。
四、中东及新兴市场的监管框架逐渐成形
阿联透过杜拜VARA、阿布达FSRA等监理机构,建立全面性加密资产监管框架,而其他地区如巴林、南非等国亦推出了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发行商的许可证制度。
五、英国推进加密资产监管框架
随着2024年底英国财政部将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纳入监管范围,FCA已就相关监管框架开放意见征询,并预计于2026年全面实施。
六、全球对稳定币的加强监管
各司法管辖区开始推出相关专法,以确保稳定币的可靠性及其储备支持,其中MiCAR已全面监管稳定币,英国及亚洲则正在研议支付型稳定币的监管制度。
七、强化资料治理
区块链及代币化的日益普及,使得资料的准确性、存取控制等要求将更为严格,以减少舞弊、网路威胁及作业疏失等风险。
八、更严格的洗钱防制(AML)及透明度标准
大多数司法管辖区已经或正在实施FATF的旅行规则(Travel Rule),要求加密货币交易所及服务提供商需遵循与银行一致的转帐标准。
九、加强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加密货币创新的审查
IOSCO及FATF已发布去中心化金融政策建议,而美国及欧盟等监理机构亦正在研议将证券、舞弊及洗钱防制法应用于去中心化金融,显示未来「相同风险,相同规范」将适用于加密货币服务。
十、加密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融合
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已推出证券型虚拟通货的金融监理沙盒和业务试办。欧盟和英国则正在试行在区块链上发行政府公债。随着加密货币相关的投资商品陆续获得各地批准,显示其正逐步融入金融体系。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产业服务营运长吴伟台表示,从近期产业趋势及市场反应观察,美国仍是主导数字资产未来发展的关键性角色。加密货币无国界特性所衍生的风险,促使各国政府更加积极制定相关监管措施,以保护投资人、维持市场稳定,同时鼓励金融创新。
我国金管会自2023年起亦陆续公告开放专业投资人复委托投资虚拟资产ETF、推出虚拟资产保管业务试办,并于2025年3月底参酌外国法规,预告虚拟资产服务法草案,无疑为监管上的一大跃进,更与国际趋势相呼应。
在鼓励创新、保护投资人、维持金融稳定及市场健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产业服务会计师吴尚炖表示,2025全球监理及立法推出,将有助于虚拟通货市场走出不确定性并迈向制度清晰化,促使金融科技及传统金融更紧密结合,进而带动部分应用场景如稳定币及资产代币化趋于成熟。
与此同时,业者应着重强化法令遵循及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因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尚无针对虚拟通货专章的特定规范,故将是未来的观察重点。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产业服务会计师胡友贞表示,金融领域虚拟通货之特性有助于跨境支付及金融效率,惟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亦指出虚拟资产交易衍生出之风险。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1661.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