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说过,可以简单的把区块链的发展分为币圈、链圈和矿圈,今天我要再进一步简化这个说法。
其中,矿圈讨论的是如何不用购买的方式,来获得密码货币。例如之前写过的FCoin 的交易挖矿、秘银的社交挖矿、比特币的算力挖矿都是透过做特定行为、付出运算资源,来换取密码货币。所以,矿圈可以直接归类在币圈底下,差别在于一种是用挖矿的方式获得币,另一种是用购买的方式获得币。
这样一来,我们之后讨论区块链,就可以简单的分成「币」、「链」两者来讨论即可。就目前情况看来,两者的最大交集是ICO。
ICO 崛起:以太坊问世
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区块链是各种密码货币背后的技术。所以,经常会有人误以为是先有区块链(blockchain),才有密码货币。但事实上,是比特币(Bitcoin)在2009 年率先问世,一直到最近3 到5 年大家才把区块(block)、链(chain)这两个软件设计的巧思搭配在一起,整理出区块链这个概念。也才逐渐认知,既然区块链可以用来发行比特币,应该也可以用来发行各种密码货币。
正好,以太坊(Ethereum)在2015 年正式上线,大幅降低发行密码货币的门槛,所以ICO 才开始蓬勃发展。从下图可以看出来,在2016 年之前发起的ICO 项目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ICO 项目都是在近两年,像雨后春笋般出现。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团队要争相发起ICO 呢?
发起ICO 的目的是团队需要资金。因此,他们用区块链技术来创造代币,并用类似群众募资的限时限量方式,将代币卖到市场上换钱。团队获得资金,就能用来打造区块链(例如以太坊、EOS)或去中心化应用(例如Golem、Filecoin)。打造好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之后,就能让代币持有者持代币兑换服务,或是折抵消费。
下图就把上述流程,总结成简单的五步骤。
不过,这张图有点小问题。
发起团队未必得是做区块链相关的业务,才能发起ICO。例如我之前举过珍珠奶茶店,也可以发行珍奶币。毕竟ICO 只是一种「先收钱再办事」的新型募资方式,用ICO 募资跟团队做什么领域的业务,并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是谁需要ICO 呢?
ICO 茁壮:为开源软件项目找到金援
「谁需要ICO」是不太精准的问法,既然ICO 是一种募资方式,当然是需要资金的团队,都会想透过ICO 拿到一笔钱。相信大家也早就听过各种荒唐的ICO 募资,或是用ICO 来圈钱、诈骗的例子,因此负面例子我就不赘述。
更好的问法是,除了骗子之外,ICO 对谁有实质帮助?
答案是,原本只能仰赖义工帮忙的开源(open source)软件项目。
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区块链,例如比特币、以太坊都是开源软件项目。它们都是将程式码完全公开在网络上,由网络上自愿加入的软件开发者共同维护程式码,或矿工贡献电脑运算资源来维护区块链运行。
但是,在有密码货币、挖矿机制之前,这些贡献程式码、电脑运算资源的人,都是无偿付出的义工。通常只能赚到个人在开发者社群内的声誉,但没有实质的金钱回报。
所以,你可能看过有些软件工程师的职缺,会要求求职者附上个人的Github 帐号,因为Github 会列出这位工程师过去所参与的开源项目及其参与度。因此,虽然参与开源项目的开发赚不了钱,却能够展现工程师的功力。只不过,就是有点像是在做公益啦。
一直到这2 到3 年ICO 的门槛降低之后,这些开源项目才开始用区块链来创造代币,并用来奖励开发者、系统维护者,这也才吸引更多不同的人纷纷加入。这诱因机制很单纯,只要开源项目运行的越好,这些数量有限的代币价格就会上升,就等于回馈这些人的付出。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ICO 的人其实是在投资开源软件的开发团队,让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做更大的事。逻辑其实和群众募资非常像,发起者需要钱、时间来建构产品,而早期投资者花钱赞助募资项目,就能用更少的钱换得未来的产品或服务。
差别在于Kickstarter 群众募资结束之后,项目赞助者就只能等待产品完成。而ICO 结束之后,投资者则可以在产品还没打造好之前,就在交易所上买卖代币获利。
那么,目前的ICO 市场状况如何呢?
ICO 转型:从公募转向私募
下面这张图表是从2017 年到今年3 月的ICO 募资金额统计图。深蓝色柱状越高,就代表当月透过ICO 募资的总金额越多。而浅蓝色的折线图,代表当月完成的ICO 项目数量。
整体来说,目前ICO 的市场状况远比一年前活络得多,无论募资金额、发起募资的项目数量远多于去年同期。
我们在前段说过,发起ICO 的最大目的是募资,所以只要有人给钱就好,没人会管这笔钱是谁给的。不过,有趣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ICO 募资已经不开放给所有人参与了,正在崛起的是只对特定人、机构募资的ICO项目,这称为「私募」(private sale)。
上图中,深蓝色的柱状图就是对所有人公开的募资金额,而橘色则是私募的金额。
私募就像是原本在Kickstarter 上的公开募资项目,变成仅限于特定的人、机构赞助。为什么要这么做?
刚刚说ICO 的投资者只要拿到代币,就可以丢到交易所上买卖,而不需要真的等到产品上线。因此,有越来越多投资者在ICO 的时候买了大量的代币,但他们并不是真的要使用之后推出的产品、服务,而只是想炒作币价。这就像很多投资客买房子,也不是用来住的,而只是想炒房价一样。
币价涨涨跌跌,当然会破坏开源项目想用代币来奖励团队、吸引资源的本意。因此,有些团队宁愿牺牲募到更多钱的机会,而选择事先筛选参与ICO 的投资者,确保自己的币是被较为可信的人、机构所持有。
既然能参与的人变少了,如果ICO 发起团队还想募到相同的金额,每位参与者就必须要投更多的钱。但是,很少个人投资者能负担数百万美金的投资,只有投资机构可以。因此,ICO 发起团队会转向创投机构(venture capitals),开放让他们参与私募。
从下面这张图的时间轴,你可以看出来最近两间知名的创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 和USV 相较于之前,更积极的投资代币。
绕了一大圈回来,目前ICO 的最大价值在于让原本没有获利模式,且仰赖工程师义工开发的开源项目,总算也可以像新创公司一样,获得创投机构的大笔投资。只不过,创投机构现在用钱换到的不是公司的股权,而是代币。
看完上面这些转折,或许你会觉得这一切都很合理。但是,我相信10 年前没人会相信现在竟然有创投机构,愿意出钱资助开源项目开发。
只不过,现在投资ICO 的机构也不只有创投了,还有去年赚得盆满钵满的密码货币交易所。
ICO 成熟:与交易所更紧密结合
区块链领域目前除了圈钱割韭菜的骗子之外,确定已经赚到大把钞票的就是交易所。所以,最近交易所一间接一间的开,例如LINE的密码货币交易所这几天刚开张。
交易所是代币经济(token economy)的关键基础设施,如果代币没有在交易所上架,那就等于投资者手上的币无从转手,也就几乎没有价格涨跌的空间。
因此,较知名的交易所会向ICO团队收取数十万到数百万美金的代币上架费。再加上,交易所还会向用户收取大约交易金额的0.1%做为手续费。所以越多人买卖密码货币,交易所就赚得越多。美国的知名交易所Coinbase目前的估值就高达80亿美金。
简单来说,交易所现在手上有不少钱可以用来投资。例如币安最近就设立投资区块链新创的基金。
既然ICO 发起团队非得经过交易所这关,那么开放交易所基金参与私募,就会比开放传统创投公司参与,具有更高的战略价值。因此,我预测会有越来越多交易所设立创投基金,且交易所的基金甚至可能排挤传统创投机构,成为区块链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
从下图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来,交易所已经开始成立投资基金,甚至并购新创了。
除了交易所直接给钱参与私募之外,ICO 和交易所还有另一种结合形式,就是交易所提供ICO 的承销服务。
在这种模式底下,ICO 团队得将一定比例的代币付给交易所,换取交易所为代币行销、上架的服务。举例来说,大家比较熟悉的Cobinhood 交易所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提供这种ICO 服务。它们去年还发行交易所自己的代币COB,让代币持有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由交易所承销的新ICO 代币。
不过,交易所最核心的关键指标还是交易量,而Cobinhood 目前的交易量太低了,因此用户不多也就没办法吸引够好的ICO 团队来跟交易所合作。
总结来看,今天我们将区块链简化为「币」、「链」两个面向,而两者的交集就在ICO。因此,今天花了比较长的篇幅把ICO 到目前为止的起承转合解释清楚,我相信这会有助于你判断未来区块链的走向。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ico/171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