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总统推出了关税政策,设定从2025年4月5日起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本关税,而对中国(54%)、欧盟(20%)和日本(24%)等国家的较高关税则从2025年4月9日起生效。
该政策旨在解决贸易逆差并重塑全球供应链,但其成功面临着重大障碍。
公告发布后,比特币价格从88,500美元跌至82,200美元,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加密货币市场的长期趋势取决于关税调整和美联储政策。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要点
特朗普总统于2025年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标志着美国贸易战略的一个关键转变,旨在抵消全球贸易行为中感知到的不公平现象。该政策被誉为美国工业的“解放日”,旨在对美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关税进行对等征收,以保护国内市场并迫使外国达成更公平的贸易协议(通过关税监管进口,以纠正导致美国商品贸易长期存在巨额年度逆差的贸易行为,2025年)。
关税税率和生效日期
该政策规定,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5日凌晨12:01起,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 10%的基本关税 ,为美国工业建立起广泛的保护。这一统一税率是表明美国将不再容忍不对称贸易壁垒的基础性举措。然而,本届政府通过对特定国家征收有针对性的更高关税来升级这一策略,这些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9日凌晨12:01生效:
- 中国 :总计 54%的关税 (34%的新税率加上现有的20%),反映了其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对美国农业和科技出口的壁垒。
- 欧盟 : 20% ,目标是美国产品面临高额关税的汽车和奢侈品等行业。
- 日本 :24%,目标是其技术和汽车出口。
- 越南 :46%,旨在解决其作为通常与中国供应链相关的制造业中心的迅速崛起。

来源:唐纳德·特朗普通过Truth Social

来源:唐纳德·特朗普通过Truth Social
这些税率的计算旨在与这些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匹配,直接的经济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美国,更高的进口成本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尤其是在电子产品和服装等消费品领域。对于目标国家而言,关税威胁着出口收入。从历史上看,特朗普在2018年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导致双边贸易额在一年内大幅下降,这一先例表明,这些新措施也可能扰乱全球贸易流动。
受影响的国家和范围
该政策的范围广泛,适用于 所有国家 ,但明确侧重于那些与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特别是 中国、欧盟、日本、越南 。这些国家主导着美国主要的进口类别:
- 中国 :供应电子产品(例如,美国80%的智能手机)、机械和纺织品。
- 欧盟 :出口汽车(例如,宝马和大众等德国品牌)、药品和奢侈品。
- 日本 :提供高科技组件和车辆。
- 越南 :推动服装和鞋类进口,通常是中国生产的替代品。
这种广泛的目标定位——被称为影响“数十个国家”——强调了美国贸易关系的系统性调整。具体行业首当其冲:例如,中国的电子产品行业面临着成本的大幅上涨,而欧盟的汽车出口可能会看到竞争力的下降。关税可能会推动受影响的国家转向替代贸易集团,如金砖国家,从而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
关税的广泛影响和目的
关税的影响超越了表面上的贸易调整,目标是解决根深蒂固的经济失衡问题,如贸易逆差、美元主导地位和供应链依赖性。然而,它们的成功取决于克服重大的结构性和地缘政治障碍。
解决贸易逆差
美国的贸易逆差源于储蓄-投资缺口,个人储蓄率为 4%-6% (美国个人储蓄率 | 1959-2020年数据 | 2021-2022年预测 | 历史数据,无日期) ,而中国的个人储蓄率几乎为 44% (CEICdata.com,2018年)。这种失衡导致美元外流以资助进口,外国将这些美元再投资于美国国债,以低成本维持双赤字,但削弱了制造业。关税旨在通过提高进口成本、促进国内生产和抑制美元外流来扭转这一局面。
然而,历史数据削弱了乐观情绪。在2018年关税之后,中国人民币实际贬值了4.2%,但其出口机器通过越南和墨西哥进行了调整,限制了逆差的减少。顺差国家可能会再次通过货币贬值来应对,从而抵消关税的影响并延长逆差的挑战。成功需要持续的压力和补充政策,例如对美国制造业的税收激励,而这些政策在目前的框架中仍未得到解决。
利用美元霸权
美元的储备地位使关税目标复杂化。公开场合,特朗普推动“弱势美元”以帮助出口,但该策略更为微妙:选择性地针对顺差国家的货币贬值,同时保持在其他地方的强势。 美元指数 ( DXY )在2025年3月约为103,掩盖了这一点,因为它跟踪的是发达国家的货币,而不是推动当今逆差的新兴市场(例如,中国、越南)。 实际有效汇率 ( REER )在2025年2月约为114,表明美元对贸易加权伙伴的持续强势,从而使美国出口成本高昂。
关税旨在迫使顺差国家货币升值,但结果好坏参半。中国严格管理的人民币抵制重大变化,而越南等较小经济体缺乏大幅升值的储备。与此同时,美元走强刺激了进口需求,削弱了关税的效力。像金砖国家发出的去美元化威胁这样的激进转变可能会放大该政策的杠杆作用,但这种情况仍然是推测性的和遥远的。
重塑供应链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本质也是通过贸易重塑全球产业链。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提高进口成本,迫使跨国公司调整其供应链布局,最终实现制造业的回流和联盟体系的重组。
在操作层面,美国采取了三管齐下的策略:首先,通过高关税直接增加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其次,设定原产地规则,例如USMCA要求75%的汽车零部件必须在北美生产;第三,配合技术封锁,例如芯片法案禁止接受补贴的公司在中国扩大生产。这些措施确实促成了一些产业转移,墨西哥的汽车出口增长了22%,越南的电子组装产业在2024年扩张了19%。
但实际的制约同样明显。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仍占世界30%,iPhone等产品的近一半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产业转移面临成本瓶颈,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高于中国,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低于中国。
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使情况复杂化。尽管欧盟也效仿对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德国汽车制造商40%的销售额依赖中国市场;韩国的三星也在扩大其在中国和美国的投资。这种战略摇摆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区块链”趋势,而不是像美国设想的那样完全重组。
从长远来看,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链结构的关键。美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保持优势,而中国正在加速成熟芯片和新能源的自主化。关税政策只能在短期内改变贸易流向,而产业链的真正重构取决于谁能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目前的结构更可能走向“有限脱钩”而不是完全重组,全球供应链将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特朗普的关税如何影响加密货币市场,尤其是比特币价格?
显而易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代表着比以往措施更为激进的立场,给金融市场注入了更高的不确定性。作为首屈一指的数字资产, 比特币价格可以预见地首当其冲地承受了这种市场动荡。在政策宣布后,比特币价格经历了快速下跌,从大约88,500美元跌至82,200美元的区间。
如前所述,当前的关税策略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进性,又具有雄心勃勃的范围,这自然会引发 критическое 审查:如此广泛的政策目标最终能否转化为现实?
对特朗普决策方式的历史分析表明,他可能认识到完全实施的不可能性。他既定的模式包括提出 максималистские 立场,以向对手施压以获得让步,从而获得谈判筹码,最终结果通常反映出仍然有利于他的立场的缓和妥协。当应用于比特币当前的市场动态时,这种操作框架允许进行知情的预测。
近期市场状况似乎以 повышенной 不确定性为特征,对比特币的上涨势头造成阻力。然而,这并不一定预示着看跌的情况,而是表明可能出现波动性扩大的阶段。促成因素包括:
- 美联储预计将于4月放缓量化紧缩(QT),虽然不构成货币宽松,但提供了边际支持。
- 当前关税的极端性质可能主要用作谈判筹码,如果对手做出让步,则有可能进行修改。
- 目前的激进姿态可能被证明是暂时的,特别是如果与未来可能重新点燃加密货币市场增长的美联储流动性措施相结合。
短期比特币价格分析:
支撑位(70,000美元至78,000美元区间):
链上URPD指标表明该区间的仓位积累相对稀疏,表明近期可能出现回调以建立更强的支撑。
阻力位(93,000美元水平):
该阈值既代表短期持有者的成本基础,也代表经过URPD验证的 значительное 供应集中度,构成了强大的阻力,除非在1-2个月的时间框架内出现重大催化剂,否则不太可能被突破。

来源 : Glassnode
结论
特朗普于2025年4月2日发起的关税政策旨在重塑贸易,但也带来了经济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比特币的波动性反映了这一点,短期波动和长期潜力与政策结果和美联储的行动息息相关。CoinEx的挖矿和质押服务提供了一条生命线,为投资者应对这一局面提供稳定的回报和灵活性。随着贸易动态的发展,保持知情并利用这些工具将是蓬勃发展的关键。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iage/31371.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