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倒闭:断裂的桥梁、去中心化的分水岭

上月FTX 交易所无预警倒闭,从个人投资者到国家主权基金全都受到冲击。即便是随时紧盯市场动态的专业投资机构也来不及逃跑。FTX倒闭无疑是加密货币发展史上,灾情最严重、牵连范围最广的事件。

网络上关于FTX 的报导有如过江之鲫,但多数媒体、评论者却像是币圈的「一日球迷」。不仅报导品质参差不齐,对加密货币的描述也不太友善,还有酸民会在留言区落井下石。

看到这些报导,总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毕竟事件受害者固然有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少年币神」,但更多的是想以最低风险尝试加密货币的普通人,而这些人可能就是你我的朋友、同事或邻居。

他们肯定是做了一些功课,才没有把辛苦累积的资产放到诈骗的假交易所赚快钱。而是放在原本形象良好的FTX 交易所,如同储蓄一样,每年累积5% 至8% 收益。没想到FTX 一夕崩塌,人们不仅血本无归,还得面对网络上无情的冷嘲热讽。

这篇文章是从局内人的角度讨论为什么这次FTX 倒闭对市场的影响尤其严重,以及事件将会如何影响未来的市场发展。

桥梁与避风港

在FTX 倒闭之后,FTX 交易所与执行长SBF 的形象有如过街老鼠。谁也没想到一家估值高达320 亿美元,曾一口气买下NBA 迈阿密热火队主场19 年冠名权、出手阔绰援助其他公司的交易所会在一夕之间倒闭。根据工商时报报导:

FTX 曾为市场宠儿,1月还向投资人募资4 亿美元,让公司估值达到320 亿美元。FTX 投资人包括新加坡淡马锡控股、软银、红杉资本和安大略省教师退休基金会等。就连体坛也遭受FTX 破产波及,NBA 球星柯瑞、美式足球巨星布雷迪(Tom Brady)和他的前妻超模吉赛儿,都曾投资FTX,如今沦为受灾户。

只看新闻报导的人,可能会觉得FTX 就像是币圈版的《恶血》,是一场以技术包装的精美骗局。但曾经在币圈打滚过的人就知道,FTX 的全球受灾户之所以高达百万人、获得这么多资金挹注并不是人们盲目投资,而是因为FTX 交易所提供的服务确实好用。

FTX 是两个世界的桥梁,连接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投资者要进入币圈,最主流的方法就是到交易所买币。

除了币种选择多元之外,FTX 便宜的交易手续费、丰富的出入金管道更是吸引用户注册的主要原因。

交易所是投资者穿梭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桥」。人们如果想要将稳定币从Solana 转到以太坊,透过FTX 中转就是最快的方式。此外,他们还提供非常方便的美元稳定币电汇服务。换句话说,投资者可以把帐户内的美元稳定币透过电汇的方式直接转回银行的美元帐户,不必经过任何中转。

对许多投资者来说,FTX 不仅是离银行最近的交易所,也是在币圈动荡时刻最信赖的避风港。

FTX 在2020 年收购Blockfolio 并将它改造成加密货币的「储蓄帐户」,提供每年5% 到8% 的存款利率。不仅提领方便,还不收提币的矿工手续费。这吸引许多投资者将BTC 或稳定币存在这里,也有一些公司会先将准备要发给员工的薪水暂放在储蓄帐户中灵活运用。

光从人们使用FTX 的方式,就能看出它在币圈的重要性,以及使用者对这家公司的信赖程度。只是在上周发生的事件中,越信任FTX 的人就伤得越重。

财务漏洞

整起事件起源于11 月2 日CoinDesk刊登的一篇报导,内容指出他们从一份外流的财务文件发现,由SBF 创办的两家公司FTX 交易所以及造市商Alameda Research 之间的关系过从甚密。

Alameda 虽然帐上的资产高达146 亿美元,但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FTT 代币,或是以FTT 当成抵押品借来的资产。万一FTT 的价格大幅下跌,就有可能会引发骨牌效应:

亿万富翁Sam Bankman-Fried 的加密货币帝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FTX(交易所)和Alameda Research(量化交易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尽管它们名义是两家独立公司,但根据CoinDesk 取得的一份财务文件,我们发现在Alameda 的资产负债表上都是FTX 交易所发行的FTT 代币。

虽然这不是什么问题,但这代表Alameda 这家公司的正常营运实际上是建立在FTX 发行的代币之上,而不是像法定货币或其他加密货币这样的独立资产。

这则消息在当时只算是圈内耳语,不算大新闻。毕竟财务文件的真实性不明,而且Alameda 是交易所的造市商,业务以B2B 为主。理论上,只有SBF 自己才会关心Alameda 的财务状况好坏。直到几天后才有人开始质疑Alameda 是不是直接凭FTT 向FTX 借钱。如果是的话,FTX 又是拿谁的钱借给Alameda?

事后来看,这些质疑当然很重要。但回到当时,恐怕没什么人会为了SBF 这个亿万富翁缺钱而伤脑筋。Alameda 的执行长Caroline 也曾出面澄清,公司还有超过100 亿美元的资产没有呈现在那份财务文件上。言下之意是,请大家不用为了他们没钱而烦恼。

多数人也不敢质疑他们的发言。毕竟FTX 背后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应该早就经历过无数次的尽职调查。到目前为止,FTX 帝国在人们的心中仍然屹立不摇。

直到11 月5 日,追踪链上大额资金转移的机器人Whale Alert发现有近2,300 万颗FTT 代币从FTX 转移至币安交易所。这笔FTT 的数量之多,占市场FTT 总流通量的17%。

事后币安执行长CZ 发文表示,这笔近21 亿美元的资金(BUSD、FTT)是他们去年卖掉FTX 股权换得的钱。现在转到币安,是基于近期市场消息的风险考量,才决定出清手上的FTT 代币。这代表币安也认为CoinDesk 取得的财务文件有其可信度,但CZ 也承诺会用最不影响市场价格的方式慢慢卖出FTT。可见CZ 也没料到FTX 会马上倒闭。

只是消息一出,FTT 价格应声下跌。也让Alameda 的财务状况急转直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家担心币安出清,便开始提前卖出FTT。当Alameda 的抵押资产(FTT)价值大幅下跌,就会引发清算进而触发死亡螺旋— Alameda 被迫卖掉更多FTT 抵押品,价格再度下跌。万一Alameda 的借款方是FTX,恐怕就会对交易所营运造成冲击。

曾在LUNA 海啸受到重创的投资机构Jump Trading 见状,连夜将4,000 万美元从FTX撤走。加密货币理财服务Nexo 也预防性地从FTX转出约9,400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但更多的是来不及看到这些资讯,以及不知道该如何即时反应的个人投资者。

挤兑是对交易所最严苛的考验。但谁也没想到原本看似财大气粗的FTX 交易所只撑了不到一天就宣布暂停提领,在一周之内就宣布破产。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所有还放在FTX 内的资产,全都化为乌有。拿回来的机会微乎其微,直接当成消失反而会让心理比较好受。

劫后余生

交代这段发展过程是想说明,FTX 的使用者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选择使用FTX 只是因为它提供更多人们需要的功能,而不是这些人贪得无厌。若不是CoinDesk 取得流出的财务文件,即便是币安交易所的执行长CZ 也无法得知FTX 用户的资金已经被五鬼搬运到Alameda 救火。

而这起事件之所以造成严重影响,正是因为FTX 不仅是人们来往法定货币、加密货币与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交通枢纽,同时还是投资者躲避智能合约被黑客入侵的避风港。

中心化交易所是投资者进入币圈的第一站,也是将资金撤离币圈的最后一站。许多人在经历半年前的LUNA 海啸与三箭资本倒闭事件之后,才将原本放在DeFi 的资金,撤回到离银行只有一步之遥的中心化交易所,希望以最保守的方法度过寒冬。却没想到原本最受人们信赖的FTX 交易所,也会在一夕之间倒闭。

这就是FTX 事件对市场影响这么巨大的主因—— 大家已经退无可退。也因为交易所离银行的距离这么近,有不少人都是将大笔资产放在FTX。最终损失惨重。即便这次事件的总损失金额不是史上最高,但相比于跨链桥这类需要更多进阶知识才能操作的应用被黑,FTX 受害者恐怕多数都是刚刚进入币圈的投资者。

如果未来人们连买币都要如履薄冰,要打破大众对加密货币的负面印象恐怕更加困难。虽然FTX 倒闭对产业伤害巨大,但危机也是转机。以往多数使用者会认为把钱放在交易所,比放在自己钱包更安全。但经过这次事件,大家深刻体会交易所的不透明就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多数人根本来不及跑。要政府采取更强力的监管则是在雷曼兄弟破产时,就已经证明是失败的方法。

如何让营运更透明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因此在FTX 倒闭后各家交易所纷纷出示自己的储备证明,希望向用户证明自己没有不当挪用资金。未来人们在注册交易所之前,除了检查有没有银行信托之外,还得确认交易所是否定期公开储备证明。

但中心化服务要让营运公开透明有其极限,再怎么频繁检查也不可能24 小时全年无休。最极致的透明,是让用户自己保管资金。Not your key, not your coin.

但我不认为现在许多意见领袖鼓励大家买冷钱包是正确的方法,毕竟要自己保管私钥太难了。我自己也曾经因为太少打开冷钱包而忘记当初设定的密码,最后得靠助记词才能还原。更安全的方法是类似Argent 这样的智能合约钱包,或是全新的帐户抽象化技术(account abstraction)。使用者根本不会拿到私钥,即便忘记密码也没关系。

新的技术会让钱包变得像交易所帐户一样好用,但资金是由个人保管。几年之后,或许人们不会再像现在把多数的资产放在交易所。交易所的功能会像许多钱包内建的刷卡买币功能一样,人们只是路过而不会停留。FTX 倒闭或许会在短期内造成恐慌,甚至让人们退出币圈,但长期而言它或许是人们从中心化转向去中心化的重要分水岭。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iaoyisuo/14969.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