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别人怎么说
在我决定要写这个题目之后,也搜寻了一下其他人的想法,有不少是类似的,所以在解释我的想法之前,不如先看看其他人怎么想的:
施典志 Tenz Shih 在《我们需要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社群/内容服务吗? — 施典志 Tenz Shih — Medium》提出了三点反面意见:
- “信任机器”不一定是社群用户的需求
- “创作”平台与“社群”平台的需求应该分开看,后者即使不用区块链也可以满足需求(并竟创作者只是社群的一小部分人口)
- 奖励机制的缺点非常明显(从 Giga Circle 到 Lit 跟 Steemit 都是类似问题,我在上一篇也举了《黑镜》浮夸的剧情,让大家容易想像)
再来,SOSReader 创办人翁子骐对使用者的回应中也提到:
Q:你们怎么没想过ICO或是潮潮的区块链运用?
A:有,我们去年底内部就讨论过几次了,不过现阶段我自己也回答不了用了这些比较酷的技术后,能够对平台带来什么帮助。举例来说,数字内容的复制与传递成本近乎为零,要如何让使用者真正认同“内容有价”(价值),进而给予一个对价(价钱),这件事情有非常多前提要达成,也有一大堆问题要解决,但基本上都跟技术没有直接关系。我们今年的目标还是摆放在打造平台生态系,例如活跃会员数、作者数等等的指标上。
手续费:非区块链的替代方案
现今的法币金融交易,的确有着手续费过高的问题;而比较早期的加密货币在这个问题上也无法免疫。比如比特币的手续费曾经是天价,而目前直接在以太坊上交易 ERC20 代币的手续费仍然过高等等。
当然,使用区块链的加密货币们也会不断尝试降低交易成本,不管是从技术方面(譬如有人提出 uRaiden 宣称交易零手续费,只有在开关交易 channel 的时候收取手续费)或是商业模式方面(像 Cobinhood 也打出零交易手续费的交易所平台。)
这里就先不讨论区块链的新技术,回过头来,法币金融交易要处理这个问题也不是无解,至少有两个已经存在的解法,很直接也有效。
批次交易降低手续费
比如现今的广告生态系,是记录每一次使用者的注意力行为(点击、安装、购买等),然后一次跟广告主收费,再分润给媒体。因为交易并不是发生在当下的注意力行为上,而是事后“批次收费”,所以不会有单次手续费过高的问题。
另外我们熟悉的直播平台,也是透过先储值较多金额到平台上,再少量打赏给直播主的形式,就不需要每次打赏都付出手续费。
如果内容平台都按照这个模式,按赞不需要当下交易,而是以虚拟货币存在系统内,累积到一定数量才真正“变现”,那的确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大幅减低交易的手续费负担。
这个很老旧的模式其实仍然有效,只是不太符合潮流,十几二十年前大部分的社群平台几乎都有这类机制,但存活到现在的不多,目前最容易看到实例的就是直播平台了。
补贴手续费
今年开始街口电子支付宣称,至少两年内零手续费,有趣的是,虽然通常补贴手续费被视为一种抢夺市场的手段,但随着新创资金越来越雄厚,补贴战争可能持续数年。
先不论这种现象对产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对消费者来说反而变成一种常驻的福利,毕竟一补贴可能是三年甚至五年以上,因此这样的作法虽然看似治标,但用来培养生态系也未必不可行。
DApp 或许不适合,传统的中心化平台反而好控管品质
不论每个平台自己对“高品质”的想像为何,势必要在“中心化审查”与“完全去中心化”的光谱上选择。
DApp(去中心化应用)可以保证内容不被审查,并安全地存放在网络上的节点中。但除非你的国家没有言论自由,或是必须要散布一些违反当地法令的内容,否则多数内容平台并没有这么迫切需要用 Dapp 处理。
而有趣的是,现今不管 Medium、SOSReader,或使用加密货币的 Matters、Yours、Steemit,目前都选择了“完全中心化”的系统。
道理很简单,在内容平台,审查可能是必要之恶,因为若是上了区块链,便无法审查内容,你可能会看到色情、暴力、歧视、仇视、侵犯隐私等文章出现,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可以删除;最近脸书引起的隐私争议,包含 GDPR 的“被遗忘权”也将很难执行。
同时,争议内容某种程度也会降低平台对于高品质作者的吸引力,每一个(不是来洗钱的)作者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内容被刊登在垃圾农场当中。
信任机器的优势无法发挥:内容平台目前的痛点并非共识与信任
当然,区块链可以较大程度地保障金流安全与公信力,避免像广告业中的诈骗(fraud)行为产生。但诈骗在高流量、复杂生态链的广告业中是很大的问题,在金流相对单纯的内容平台则不是。
数字广告架构|RTB、DSP、SSP、DMP、Ad exchange、Ad network
在广告业中,金流与资料可能要经过的关卡,多到数不清。发布商(Publisher)、SSP(Supply Side Platform)、Ad Network、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DSP(Demand Side Platform)、代理商(Agency)、广告主。
更不要说可以出现在任何节点的 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第三方 Tracking 平台,还有发布商自己底下又包了数不清的发布商,你根本不知道其他角色到底对接了谁。
以上提到了十种以上的专有名词,非广告领域的人应该已经头昏了,这其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未必是故意诈骗),整条广告炼就无法看到真实的数据。
反观内容平台的金流只牵涉到三者:平台、写作者、读者,谁付给谁非常明确;资料流(文章)也全都集中在平台上,不会传一传就失真(除非平台坏了或平台自己作假),因此区块链最擅长的“信任”优势,在内容平台上就没有太多发挥余地。
因此,比起这些金流与数据的交易信任,内容平台有更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生存下去,并让生态系成长。
反过来说,当生态系庞大到需要跨平台、并且整个市场机制趋于复杂,或许就是区块链能发挥用途的时候了。
方便交易的加密货币:多数内容平台还不需要
从跨国难处来看,信用卡与 stripe 等电子支付都不是对任何国家可以使用,这让不同地区的人难以交换经济需求。
从跨平台难处来看,一旦我储值 A 平台,多半很难再把虚拟资产转移到 B 平台,但有价值的资产应该要能被合理流通与使用,而不是被锁在特定应用里面。
所以区块链的加密货币的确可能在未来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有私钥与网络,就可以在不同国家交易、只要平台使用加密货币,就能兑换成其他加密货币(技术上可以,但市场上有没有人要换则是另一个问题)
但如果这还不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呢?
我们知道任何平台都不可能一推出就全球通用,就算完全没有金流限制,文化跟语言还是会某种程度阻挡流通性,像 Line 就明显在亚洲流行,欧美的比例不高。
而内容平台,尤其是写作平台,语言与文化依赖性就更高,能在少数几个国家成长茁壮、抢下市场已经是难能可贵。
所以如果平台像 SOSReader 或 Matters,目标是繁体中文写作市场,那只要搞定台港澳的金流;再远大一点的目标,搞不好弄一个虚拟货币(未必是区块链的加密货币)搞定各大正体中文写作平台之间的货币流通,那就功德圆满了,与其担心“金流要怎么在亚洲48个国家内流通”,倒不如担心“能不能进得去这些国家的市场”。
除了内容平台,还有什么应用需要区块链?
目前看来,内容平台并不是真的非使用区块链不可,但或许未来内容平台会朝向“生态链”的复杂模式进化(一个例子是类似 LikeCoin 期望的那样,各平台之间的内容可以被连结)
既然内容平台目前可能不适合,那有什么应用适合?
我们知道区块链号称“信任机器”,分散帐本中的交易记录被窜改的可能性低、并且交易记录公开,其中交易记录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交易”与“记录”。
交易
本质上,区块链第一个想到的应用就是金融体系,作为取代传统中心化的信任体制,这应该没什么好说的了,但其中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少。
记录
区块链可以顺便记载资料,因此对于“层层转手”容易出错、被第三方窜改的资料流当中,可能也很适合,像是以下两类应用:
各种需要公信力的纪录:像是选举、证书、考试成绩这些目前政府使用大量人工记录的事情
中间经手人太多,需要追本溯源的记录:像是农产品产销履历、数字广告记录等。
而上面的应用场景都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人为介入、出错的比重很大。
有什么是你/妳觉得区块链适合/不适合的应用场景呢?或许我没有想得很全面,欢迎讨论!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ishu/155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