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在中国合法吗?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和政策


加密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不可篡改等特点。加密货币的代表是比特币,它于2009年由神秘的中本聪发明,被视为一种创新的支付方式和价值存储手段。然而,加密货币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价格波动、安全风险、监管缺失、金融犯罪等,引发了各国政府的关注和应对。那么,加密货币在中国合法吗?

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和政策

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严厉。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就开始对加密货币进行监管和打击,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和通知,旨在防范加密货币的风险和危害。以下是中国对加密货币的主要政策:

  • 201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禁止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参与比特币的交易和服务。
  • 201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通知》,进一步强调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不得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禁止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虚拟货币提供任何形式的服务。
  • 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宣布代币发行融资(ICO)属于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要求所有组织和个人立即停止进行ICO活动,退还已筹集的资金,并对已完成的ICO项目进行清理整顿。
  • 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发布《关于清理整顿比特币交易场所的通知》,要求所有比特币交易场所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交易业务,不得从事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不得为境外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市场代理、清算等服务。
  • 201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重申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不得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警告公众不要参与以虚拟货币或区块链为幌子的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活动。
  • 202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委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提示》,再次强调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不得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要求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从事或为客户提供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
  • 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严格限制其用电、用能、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要求各地清理和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全面禁止与虚拟货币结算和提供交易者信息有关的服务,将虚拟货币兑换、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撮合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视为非法金融活动,坚决依法取缔,对违法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是非常严厉的,不仅禁止了加密货币的发行、交易、挖矿等活动,而且还对境外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进行了封锁和打击,基本上切断了中国居民与加密货币的联系。可以说,加密货币在中国是完全非法的,任何与之相关的行为都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zb/22625.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