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美联储公布了今年第6次货币政策决议,决议保持了自去年3月以来实行的近零利率政策,但同时表示,若是经济恢复情况符合预期,将会很快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同时,委员会一半委员都预计加息将在2022年开始,除1位委员外,全部委员都认为加息会在2023年内开始。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发布会中的表态则更为强硬,明确表示了货币政策的转向安排,加息预期也再度提前。
通常来说,美联储利率决策每年发布8次,由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讨论并发布。在8、9月份的议息会议中,美联储已经释放了缩减购债的信号并让市场消化。年内,利率决议还将发布两次决议,具体时间分别是11月3日和12月16日,届时,会议将具体讨论缩减购债的规模问题。
去年第一季度,受到严重的新冠疫情影响,美股大跌甚至连续熔断数次。美联储果断展开救市行动,3月23日,更是宣布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计划,表示将会无限购入美国国债以及MBS债券,以为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如此,投资者信心才逐渐恢复,股市也触底反弹,不至于彻底崩盘。如今,随着美国经济逐渐从新冠疫情的阴霾中走出,就业、消费等数据指标也有所改善,美联储也将逐步收紧其货币政策,全球资本市场—包括加密货币市场所瞩目的美联储Taper终于要来了。
什么是美联储Taper?
那么首先,什么是美联储Taper呢?Taper一词原指”灯芯,锥状物“,用作动词意指“逐渐减少,逐渐缩小”。在经济领域,Taper则指逐渐减少央行所购买的资产规模,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是退出量化宽松(Quantitive Easing)的反操作。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中,央行主要使用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这几大常规工具来增大货币供给。而当市场利率已接近于零,常规政策工具已不在有效,却仍需刺激经济的情况下,央行则会使用量化宽松这一非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大量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以期长时间锚定低利率乃至零利率。在普通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一般只会购买市场上的短期证券,调节货币供应并对利率进行微调。而量化宽松政策主要利用公开市场账户(SOMA)购买中长期债券,所涉及的金额往往也十分巨大。因此,量化宽松也被人们称为“放水”或“开动印钞机”政策。
由于量化宽松只是特殊时期下的非常规政策工具,会对于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美联储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也会深思熟虑,并给予市场充足时间反应。根据历史经验,美联储将会遵循以下步骤操作:释放缩减购债信号,正式进行缩减购债(Taper),释放加息信号,正式加息,释放缩表信号,正式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
我们可以参考上次美联储退出QE的时间线为例。2008年~2013年间,在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将利率保持在了0~0.25%的极低水平,并开展了4轮量化宽松政策。2013年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将逐步放缓QE。6个月后,自2013年12月起,美联储以每月100亿美元的规模逐步减少购债,并于2014年10月宣布正式退出购债。一年之后,美联储于2015年12月正式开始加息周期,并于2017年9月开启缩表直至2018年。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实行了长达7年的近零利率政策。
2015年后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2020年受疫情影响重启近零利率政策。
目前,美联储每月购买美国国债800亿美元,MBS债券(抵押贷款支持债券)400亿美元,总规模达到1200亿美元。由于鲍威尔强调将在2022年中结束缩债,预计在今年年末正式开始Taper操作后,美联储将以每月150亿至200亿美元资产的速度逐步减少购债规模。从方式上来说,美联储可能将延续上次2013年Taper时的措施,不会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而是被动等待手头上的中长期债券到期,并停止续做相应数量的债券。
事实上,9月利率会议明确Taper时间线并不突然,美联储自2020年12月底,就首次讨论了Taper问题。今年6月、7月的议息会议中,美联储也已在利用有关政策工具为后续的Taper做准备。到了8月,鲍威尔更是首提“今年开始降低资产购买速度可能是合适的”。在将购债规模减小到零,正式退出QE后,美联储也将逐步开启加息工作。
在每次议息会议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的18位委员会将通过投票,对未来数年内的利率政策进行预测,这便构成了加息的“点阵图”。解读下图,横轴是预期进行利率政策的年份,纵轴则是委员会成员预测对应年份的利率水平。可见委员会一半成员(9名)认为2022年利率水平将上升,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17名)认为2023年利率水平将会上升。
Taper将至,以史为鉴
2013年,美联储的Taper政策引发了各大资产市场的恐慌,尤其是导致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标普500指数大跌16%,此次事件被称为Taper Tantrum(缩减恐慌)。由于国债是由国家背书,不存在兑付风险,10年国债收益率可认为是市场决定的无风险收益率(名义利率),也即反映了流动性和融资的成本。投资者在购买国债时,国债的未来现金流业已确定,变动的是国债的实时价格。因此,国债收益率攀升意味着债市大跌,国债价格陡降。再谈及股市价格,根据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由于股票的价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无风险收益率上升将致使股票价格下降。
加密货币作为一大新兴资产类别,也与股票市场类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全球宏观金融环境和某些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从资产性质上,应该将比特币定为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17年至2018年之间,比特币价格与黄金价格呈现正相关。此外,2013至2018年间比特币的价格走势与1976至2018年间的黄金价格走势极为相似。但从2019年之后,比特币价格便与黄金价格呈现一定的负相关,这又使得比特币表现的更像一种风险资产。
在本轮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大放水中,各类资产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也收到各大机构青睐而迎来了一轮牛市。近日,由于美国政府即将在十月份触及28.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债务违约风险导致了美国国债的抛售,十年国债收益率再度走高,突破了1.5%这一关键节点。与此同时,比特币则是从4.1万美元的低点反弹攀升,价格在一周之内上涨了超过30%。
结语
如今,随着Taper渐近,货币政策开始恢复常态,整个资本市场也势必迎来一波调整。但与2013年不同的是,美联储在处理本次金融危机时反应更加成熟,市场对于Taper操作的预期更为明确,此外,加密货币市场也逐渐与股市等传统资本市场脱钩,走出独立行情,这些都给本轮Taper下加密市场的反应增加了更多变量。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zb/9906.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