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上的Layer分层是什么?Layer 1–4的应用与介绍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一开始的比特币,到现在许多NFT、Defi 等智能合约的应用。在这快速的技术迭代下,使用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进而衍伸出了Layer 1 (协议层)、Layer 2 (扩展层)、Layer 3(交互层)、Layer 4(应用层) ,各个分层都有对应不同的功能,以下为各位读者科普区块链的分层。


区块链的分层(图片来源:Osprey Funds)

Layer 1 – 区块链的基本规则

Layer 1是区块链技术的基础层,也被称为「协议层」。它定义了区块链的基本规则和协议,包括交易验证、共识机制、网络安全等,这些规则和协议可以确保区块链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我们常见的区块链交易中,几乎都是在Layer 1 上进行的。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

在这个层级的技术开发专注在解决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中,这三项特性分别是: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及安全性。

  • 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核心价值,透过分散的节点和抗政府审查的特性,让他无法被个人或中心化组织操控或修改。
  • 可扩展性:可扩展性代表区块链能乘载着多少笔交易,常使用的计算方法为TPS (每秒处理交易量),更高的TPS 代表能够处理更多的交易。
  • 安全性:安全性是许多使用者最关注的点,若一个区块链时常受骇客攻击或是常常停机,对于使用上会是一大阻碍。

在实务上,打造出的区块链很难同时兼顾三项特性,因此在Layer 1 上的开发团队多为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而生。
常见的Layer 1 项目
我们常用的区块链几乎都是属于Layer 1 的项目,如比特币、以太坊、币安链等。
另外近期兴起了许多公链如: Aptos、Sui 等也同样是Layer 1 的项目。


常见的Layer 1 公链(图片来源:Blockchain-Comparison.com)

Layer 2 – 区块链的扩展方案

Layer 2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二层,它是基于Layer 1 协议之上的区块链扩展方案。 Layer 2 通过在区块链之外建立副链(sidechain)或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来实现更高效、更快速的数据处理以及更便宜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整个区块链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举例而言,可以将Layer 1 视为一条道路,当马路上塞车了,就需要建造一条高速公路(Layer 2)让更多人能够使用且更快到达目的地。

Layer 2 的作法

目前常见的Layer 2 多为副链的形式,这些副链通过架构一条和主链可交互的网络,在副链上进行交易及交互合约,让主链上的使用者不至于塞车。而状态通道是指通过将交易数据在双方之间进行离线处理,最终将结果提交到主链上,实现高速、低成本的交易。
下图是状态通道的一项例子,Layer 2 技术会将在此链(Matic)上进行的交易打包后上传到主链上(Ethereum),借此改善主链上的塞车问题。


常见的Layer 2 作法。 (图片来源:CoolWallet)

常见的Layer 2 项目

目前的Layer 2 项目主要都是解决以太坊的壅塞问题,常见的有四大天王Arbitrum、Optimism、Polygon、ZKSync 等项目。另外,其他公链上也有许多的Layer 2 项目如: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旨在解决比特币链上的交易速度与交易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Layer 3 – 区块链的交互操作

Layer 3 技术更注重解决区块链的功能和应用问题,例如安全、隐私、智能合约等方面的问题。 Layer 3 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如交易NFT 、进行Defi 交易等操作,可以说是让普通人能够开始使用区块链应用程式(又称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层面。广义来说,只要是让我们能和区块链上进行任何互动的协议都算是Layer 3 的范畴。


以太坊上的dapps(图片来源:coin 98)

常见的Layer 3 项目

我们常见的Dapps 几乎都是属于在Layer 3 层面的,Layer 3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DEX (Decentralized exchange):又称为去中心化交易所,这类的智能合约提供使用者能在链上交易或进行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操作,因为其去中心化、抗审查的特性,让越来越多使用者转往使用Defi 交易。常见得Defi 项目如:Uniswap、Curve等等。
  • NFT:非同值化代币是一个区块链上很重要的应用,因为其不可复制及独一无二的特性,衍伸出了许多如艺术品收藏、会员资格、合约证明等应用,常见的NFT 交易平台如:Opensea、Blur
  •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 协议又称为去中心化金融,特点在于无需中央机构审查,并且一切透过智能合约执行和运作,同时保持匿名和隐私性。 Defi 的应用层面也常应用在借贷、保险、衍生商品、稳定币等功能。常见Defi 项目如:Aave、Lido finance等等。
  •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这类型组织通常是匿名的形式,成员们通常是具有同一个目的或是目标而组成的团体,如NFT 项目的持有者等。常见的DAO 如:Maker DAO,发行去中心化的稳定币。

Layer 4 – 区块链的应用层面

因为区块链技术发展仍处于早期几段,Layer 4 和Layer 3 的界线较为模糊,网络上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例如,有些Dapps 常被认定介于Layer 3 和4 之间。作者认为,当前的许多的Web 3.0 操作介面提供者,如MetaMask等服务,可以被定义为Layer 4 的阶段。


Web 3.0 的变化(图片来源:Truffle suite)

常见的Layer 4 项目

目前越来越多项目方进军web 3.0 的领域,例如社交软体、浏览器、云端储存等服务,不少人认为Web 3.0 将会改变人类对网络的使用方式,从原本的中心化转往去中心化,并保有更高程度的隐私及资讯掌握性。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Layer 4 项目:

  • 浏览器:常见的Web 3.0 浏览器介面让用户保有更高程度的隐私及不受广告的干扰,使网页载入速度更加迅速,且不在受到Cookie 追踪。如:Brave 浏览器。
  • 网页扩充钱包:在Web 3.0 的世界,人们不再使用以往的Google 帐号或Meta 帐号进行登入,而是使用钱包,进行验证及交互操作,并且在网络上保持匿名以保障自己的个资隐私。而这类型的钱包,以网页扩充应用程式呈现,让我们登入某些dapps 网站时,可以使用此钱包操作,常见的钱包有:Metamask、Phantom 钱包。

以上的Layer 4 项目主要在开启使用者通往Web 3.0 世界的大门,透过清楚的视觉化介面,协助使用者体验区块链带来的应用,让我们不在受到Web 2.0 的中心化机构掌握个资,并落实真正的资讯自主权。

区块链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区块链的世界目前还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从一开始的比特币白皮书发布到如今总值超过一兆美元的产业,只花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些都归功于无数的开发者为各层面的技术进行研发与设计。以太坊的出现更是让人们对于去中心化的网络服务看到更多可能,许许多多的Layer 3 项目和Dapps 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越来越多开发者投身进入,壮大整个以太坊的生态系。

随着越来越多的Dapps 在以太坊上出现,以太坊的壅塞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也有出现了非常多Layer 2 扩展方案,让使用者体验更加顺畅。

在未来, Web 3.0 会逐渐取代我们传统的服务,让我们更专注于隐私及安全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开始使用Web 3.0 相关服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服务出现,为人类的网络使用产生下一次的革命。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qkl/2846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