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不代表不作为,到底什么是去中心化?


好几位朋友都认为以太坊的去中心程度永远及不上比特币,要去中心就要去Vitalik,只要他一天还在,以太坊就无法做到真正去中心。

去中心化不代表不作为

我身边有不少同样身处区块链产业的朋友,大家价值观相若,对事情的判断大同小异,但这里谈一个例外。好几位朋友都认为以太坊的去中心程度永远及不上比特币,要去中心就要去Vitalik,只要他一天还在,以太坊就无法做到真正去中心。另外,不少朋友认为Proof of Work 比Proof of Stake 优胜,即使后者在今天成为主流,不过是必要之恶,或权衡后的取舍。

我不同意以上看法,本文先聊前者,他日另文再谈PoS。

浅谈去中心化

我虽然开宗明义表示不认同Vitalik 是以太坊去中心化的障碍,但经常为相关议题纠结,说的是我自己在LikeCoin 的角色。我不可能跟Vitalik 相比,但在一个小十万倍的规模之下,我面对的情况十分相似,都被不少人认为装作自己不重要,但经常以写作及倡议等方式介入,社群马首是瞻。

吊诡的是,常有朋友说诸如「我不知你说什么,但我相信你」此类的话,明明是衷心认可,却同时反映我的论述未能让人充份明白和自主判断,教我五味杂陈,也令我对这议题份外感同身受。

要避免以学术概念解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大可以反过来看:若某公链会因天然灾害、国家政策和商业利益等因素瘫痪或被骑劫,就是不够分散;换言之,要做到去中心,就要逐一拆解可能出现、足以摧毁系统的单一故障点(single point of failure)。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从各个层面评估个别公链是否足够分散,在技术层面可量化为Nakamoto coefficient,即至少控制多少节点就足以停掉整条链,比如Binance chain 的Nakamoto coefficient 为7,即只要控制最大的7 个节点,就可对Binance chain 予取予携。值得注意的是,量化指标只能反映大概,试想像,前列7 个节点都属于同一公司或放在同一机房,跟前列7 个节点处于7 大洲、由不相关的持份者管理,分散程度显然差天共地。

去中心化是场动态博弈

技术相对静态,在创世区块前设计得足够好就可应付一段长时间,然而,当革命性技术如量子电脑出现,始终需要更新系统才能应对;而其他层面如政府介入、地缘政治,变化则更加急速,要防范就需要及时反应。去中心化是长期博奕,不是「完成时态」而是「进行时态」,像持续进行的棋局,当对方走了一步,我方需要作出回应。

要规避政治风险,首要避免依靠政府拨款;这一点难倒大部分传统NGO,但多数公链能过关,反正本来就没有政府补贴。不过,随着近期有政府明确表态祝福特定公链,总统参与个别项目,情况正在改变。 Vitalik 和Solana 创始人Anatoly Yakovenko 都明确表达跟政府走得太近有违去中心精神,令人欣慰,但其他公链则不好说。

再进一步推演,任何基金会都是在特定国家注册的组织,虽然大型项目可选择在成本高昂的中立国瑞士注册,但毕竟依附于特定法律框架,仍有被取缔的风险,其次,基金会也有可能弹尽粮绝,被逼关掉;在缺乏基本会的情恍下能否持续运作,是对公链的严格考验。有趣的是,近年常被批评基金会表现不济的以太坊,正是少数没了基金会也不见得会垮掉,去中心程度极高的公链。

不要「Plan B」要「Plan 币」

日前Vitalik 接受访问,谈及坊间对EF(Ethereum Foundation)的批评,明确表达「去中心化不等于什么都不做」,指EF 应该参与被忽视的地方以维持生态平衡,解决后就把资源改投其他地方。 Vitalik 虽未明言,但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当仁不让、介入重组EF 的他本人。

友人批评Vitalik 对以太坊指指点点,说法有欠全面。参与社群是一份责任,社群需要保障所有人发声的权利,而不是反过来,责怪勤于表达、积极倡议的参与者说话太多。

以我个人为例,在特定议题认同Vitalik,是读过他文章后同意其分析,而不是真的把他当作V 神,认同他说的一切。我只是小薯,以太坊生态中很多能人异士,断不会是盲粉,社群也曾经否定Vitalik 的提议。当然我无法否定有人盲目崇拜,但即使有都不能归咎于「偶像」;再说,就算隐世(或不在人世)的中本聪都有义无反顾的追随者,除非打从一开始就不做任何事,否则就没法避免有人盲从。

有次,友人问我LikeCoin 有何「Plan B」,意思是一旦出现极端情况,生态中的内容储存何去何从;我戏言没有Plan B,只有「Plan 币」。 Plan B 是未雨绸缪的传统思路,例如平时储存在亚马逊,同时准备谷哥云备份方案; Plan B 可取,但「Plan 币」更进一步,透过经济诱因和博弈理论增加系统韧性,构建反脆弱生态,随时应对各种变化,主动追求去中心化。

放在创始人的语境,要让项目去中心化,Plan B 思路是身处权力中心但随时准备好继任人,而更积极的「Plan 币」思路,则是应对各种中心化威胁的同时,把自己都视为风险之一,尽可能让个人的存在变得可有可无。

去中心化不代表不作为,而是在积极作为的同时,避免自己成为单一故障点。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qkl/31309.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