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一阵子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一个主打“ 手机免费挖Pi 币” 的Pi Network,介绍文章及相关讨论遍布币圈粉专、Line群、 PTT的Digital Currency 版、Dcard 的区块链版、甚至其他写作平台如方格子、中国区块链媒体链闻等媒体都有(耐人寻味的是,还有先前宣传Plustoken 的Blog 也在介绍此项目),文章中也不乏有“Pi 币即将成为下一个比特币” 这类的介绍词。
而去年11月就在全球各国包含英国、越南、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突破100万用户的Pi 币目前看来在引起的声量或许更甚于比特币或是其他的主流币,这也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一个现象,同样的用户量级,号称区块链3.0 的EOS,融资耗时一年、全球融资总计42 亿美元,主网上线的10 个月后( 2019 年4 月25 日),才达到百万用户,花了近两年时间,Pi 币的魔力究竟为何?
而Pi币到底算不算是空气币?价值在于何处?笔者特别挑了Pi Network推出一周年的今年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些观点给更多人了解,就算是免费挖矿,也有时间成本、个资外流等无形风险需要注意,做好功课是一个成熟的投资人对自己与他人负责任的行为。
1. Pi Network 项目介绍
Pi Network旨在实现一个人人可参与的低门槛、低成本的加密货币网络,只要你有一部手机,下载APP 即可开启挖矿,所有的π 币均由用户亲手挖出。
综观整个Pi Network 项目,最大的亮点即
- 创办团队均来自斯坦福大学(目前已证实)
- 手机免费挖矿、邀请越多人算力越快、越多Pi 币(会员分层制度)
- 2020 3月14 日将上线交易所,以及未来足以超越比特币的市场价值。(上交易所日期不明,官方也没有公布最新资讯)
团队成员的背景及相关经历确实是能否为自身项目背书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而Pi Network 目前公开的共同创办人成员有Nicolas Kokkalis 、Chengdiao Fan 及Vince McPhilip,确实都是都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其中两名为博士、另一名为MBA(工商管理硕士),而Pi Network 就是他们于2019 年3 月14 日在校园中启动的计划,他们也被The Stanford Daily(斯坦福日报)采访过。
成员等级划分
目前加入Pi Network 网络挖矿的成员主要可以透过不同层级的积分奖励以及权限划分为四个层级:Pioneer(先锋), Contributor(贡献者), Ambassador(节点大使)及Node(节点),可以透过利用不同身份的加成最大化自己的Pi 币奖励。
项目路程图Roadmap
- Phase 1 — Design, Distribution, Trust Graph Bootstrap. (设计、分发、信任图引导程序),透过水龙头的方式进行,Pioneer 只要每天进行「我不是机器人」的验证,就可以持续获得Pi 币。
- Phase 2 — Testnet (测试网):此阶段为测试,测试网络接采用更精确的安全圈,将会与第一阶段同时运行,并持续改善用户体验及缺点,等到稳定后就到第三阶段。
- Phase 3 — Mainnet (主网)):此阶段为主网络运行,将会关闭前两阶段,并且验证每个人的真实身份,Pi Network 只允许一人拥有一个帐户,也是在这时候用户才能取出Pi币及进行交易等操作。
以上截自官方白皮书的内容文字,而目前发展的进度也与先前大家在传播的有所差异,先前消息为2019/3/14到2020/3/14一年期间总共分为四个季度,Pi将会在第四个季度上线交易所、正式确定Pi币的价格,而当中直接跳过测试网上线Pi的计画也很让人匪夷所思。
而后来却被证实为谣传资讯,在3/14 这一天将会开始进行第二阶段测试网的准备,官方3/31前会开放下载电脑挖矿程式,但是必须要有完成kyc的人才能成为节点并加入挖矿测试。
2. Pi币的价值为何?真的可以取代比特币吗?
相信有看过Pi Network 的宣传文章都对下列的代币总量计算公式不陌生
许多相关文章推测Pi 币在今年三月份上线后会达到100万用户,透过不同角色的挖矿效率差异,总共会挖出将近22亿Pi 币,并且拿Ripple, Stellar等主流虚拟货币来推论总量及实际价格。
如果Pi 总量是100亿个,对标XPR 0.3美元及恒星0.08美元(用暴跌前价格较不会这么伤心),将价格上乘以5或者10(因为Pi总量100亿为XPR 及XLM 的十分之一),那么Pi的价格可能是2.5元、5元、10元、20元几个数字,不过白皮书上也并没有提及总量、团队分配比例及流通比例等最影响币价的资讯。
令人惊讶的是,去年确实也有许多交易所(AACOIN, Bitcola 及Bitking等小型交易所)为了跟上Pi 的流量及热度上线了Pi 币的期货(人们的预测价格,并没有办法真的提领Pi 币),目前的价格停在0.2 美元左右。
假设Pi 币真的如期上线了,也真的公布了合作的交易所上币,以这一周比特币大跌前的市值(1800亿美元)来计算,Pi 币要进入前10币种的未来价格可能真的会落在2–10 美元上下。
那么真的有可能吗?
1. 上线砸盘风险:
我们都知道虚拟货币的币价其实与代币经济、供给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而现在的情况是, Pi Network 的用户中包含了非常多中国所谓的“羊毛党”加入。
看看曾经火红于中国币圈社群的VDS、VAS 就知道,许多人都心知肚明这些项目背后明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都因为被FOMO (害怕错过)心理,而加入了这类型的分层传销组织,告诉自己将来会发大财,而当初VDS、VAS 的上线目前也已转战Pi 的战场,开始带领各自的团队挖矿。
客观上来说,这些羊毛党顺水推舟了Pi Network 的社群声量与曝光度,但是在Pi 币未来上线交易所后,羊毛党肯定是会在第一时间砸盘兑现走人的,这是在币圈非常司空见惯的一件事,你真的肯定能够在这些人把Pi币脱手之前顺利卖掉自己的而不被割韭菜吗?
2. 生态系建立的困难度重重
而提到社交挖矿,市场上也有相当多类似概念且已具有相当规模用户的项目可以作参考,如发迹于香港的Likecoin, 前五大公链Steem 推出的第一个Dapp — Steemit都含有社交挖矿的概念。
有用过其一任何一个应用的读者就会发现其实透过所谓的注意力(浏览内容、撰写文章、留言、点赞等形式)挖矿非常需要用户们的共识、对未来项目的发展具有信仰以及整个生态圈的建立,而现在或许Pi Network 中的社区成员都有很强烈想让Pi 币超越比特币的这一个共识,生态圈的建立难度却是他们没有预期的。
以目前白皮书提到的发展方向,未来所推出的服务包含Pi's Attention Marketplace(注意力市场)、Pi's Barter Marketplace (电商)以及Pi 's Dapp Store(Dapp 商城)。
如果团队要利用Pi Network 当中的会员来进行广告的投放,真的会有广告主愿意购买平常只愿意使用app 赚个0.05元的受众吗?如果广告讲求的效益精准的最大化,那么我想是很少会有广告主愿意花费用在这上面的。
目前看来或许电商市场以及Dapp 商城可行性较高一点,如果成员彼此对该生态圈有凝聚力,那么自然会增加这些平台的使用活跃度,然而相较于电商市场, Dapp 商城更需要的是愿意在公链上开发的团队以及使用者,在现今公链之争愈加激烈的环境下, Pi 币是否有杀出重围的可能性或许也还有待观察。
3. Pi Network项目疑点、可能风险
疑点一
相较于第一阶段只是单纯像先前FreeBitcoin一样免费领取token,第二阶段大家必须参与身份验证才能在最终阶段的时候取出自己辛辛苦苦挖出的Pi币,如此便有着个资外流的风险,没有人清楚这一个会员遍布全球的Pi Network可以利用你的个人资料到什么程度,目前可以知道的是
- kyc 没过无法上链,最终无法取得币。
- 一段时间没通过实名制,系统可能强制封锁这些人的帐号。例如:刷号、幽灵人口。要维持参与度排除无心者,以表公平公正。(以上资料取自Pi 社群)
而目前没有公布第二阶段何时结束,假如在第二阶段结束前仍然没有过身份验证,辛苦挖来的Pi 币可能就会化为泡影。
疑点二
目前官方网站的资讯包含白皮书、团队资料都已无法取得,只有非官方成立的第二个版本才有较详细的资讯,Pi 币看来已经长达三个月没有更新最新动态了。
疑点三
如今Pi 币根本也还没有上主网,大家应该要清楚在主网上线之前,所以目前在App当中的Pi 币都只是一种点数而已,既没有价值也没有办法往外作兑换。
可能风险
- 提币之前需要做KYC (用户身份验证)导致个资外流
- 打从一开始下载的App 就含有木马病毒,导致手机被恶意软体攻击中毒
- 团队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没有消息,白费了这段时间
4. 经典币圈诈骗案例
看了上述所整理的疑点以及介绍,
警语
往往都是无法准确预估价值的投机物最使人疯狂,因为发展框架越清楚便会让人难以发挥想像力。综观Pi Network 白皮书当中的代币分配比例、技术架构细节以及生态发展路线图都非常模糊,实在很难让人信服未来Pi 币将会超越比特币。
如果真心喜爱这个团队及要建构的愿景,有信心的人更应该要清楚有关Pi Network 的所有资讯,而不是当一个盲目散播资讯的人,应该要对自己投入精神心力的事物更负责任一点。
可以确定的是,免费挖矿某一方面来说的确不需要负担任何成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是日后通过了KYC, 用户对于Pi 币的期望及付出的也会越来越高,多利用不同的管道搜集应该要掌握的资讯是很重要的。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qtszb/617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