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va 是一个跨链DeFi 借贷平台,允许使用者借入USDX 稳定币并存入各种加密货币以开始赚取收益。DeFi 中心就像一个分散的数字资产银行,允许用户访问一系列分散的金融服务,包括其原生的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USDX,以及合成和衍生品。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存入抵押品来借入USDX 代币,从而有效地利用他们对加密资产的敞口。
基于Cosmos 区块链,Kava 币利用抵押债务头寸(CDP)系统来确保稳定币贷款始终有足够的抵押。如果借款人未能将其抵押品保持在要求的阈值以上,清算人模组将从失败的CDP 中扣押抵押品并将其发送到拍卖模块进行销售。
Kava 的历史
Kava 由营利性基金会Kava Labs 于2018 年开发,由Ruaridh O'Donnell、Brian Kerr 和Scott Stuart 共同创立。该团队组织了一次公开代币销售,占KAVA 硬币总供应量的6.5%。代币销售是在币安交易所组织的,而该团队筹集了大约300 万美元。
2020 年8 月,Kava 贷款协议正式在Cosmos 平台上线,允许BNB 作为USDX 加密贷款的抵押品。从那时起,Kava 已经记录了价值超过800 万美元的USDX 贷款,以及约2,400 万美元的BNB 锁定作为抵押品。
Kava 如何工作?
Kava 贷款协议依赖于协议使用的智能合约的功能,以促进点对点贷款系统。使用者可以将他们的资金锁定在智能合约中,然后铸造新的USDX 代币,使用者可以根据抵押品将其作为贷款。在此过程中,下一步是自动创建一个特殊的智慧合约,该合约将锁定USDX 的价值以匹配美元的价值,以抵消波动性,否则波动性是加密货币市场的特征。这被称为抵押债务头寸。
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可以连接到系统的数字钱包将加密货币存入智慧合约来创建CDP。一旦资金存入,Kava 系统将自动锁定智能合约中的资金。然后,系统根据存入的资金铸造新的USDX 稳定币,因此使用者可以以USDX 贷款。
为了关闭CDP 并检索抵押的加密货币,使用者需要偿还债务并支付贷款费用。当使用者关闭CDP 时,初始抵押品被存入同一个钱包,Kava系统烧毁,即销毁借出的USDX。该系统还依赖于抵押比率来保护协议免受波动的影响,并确保USDX 被过度抵押以防止抵押品贬值。
KAVA 令牌
KAVA 令牌是网络背后的本机令牌。总供应量将达到1 亿,这些KAVA 将与创世纪区块一起铸造。KAVA令牌有两个主要用例,分别用于治理和质押/验证。
在治理方面,KAVA 的工作原理与Maker Dao 生态系统中的MKR 令牌大致相同。KAVA 持有者可以对更改区块链或系统参数的提案进行投票。这些参数包括USDX 的总额、接受的抵押品类型、抵押品与债务比率等。
鉴于KAVA 使用tendermint 共识机制,它是一个质押区块链。这意味着使用者可以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将保护网络的验证者。作为交换,他们将从交易中获得费用以及使用者在关闭CDP 时支付的稳定费。
用户可以赚取的质押回报金额实际上取决于已抵押的KAVA 金额。如果质押金额较低,则KAVA 验证器的APR将上升到最高20%。相反,如果有很多使用者正在下注,那么奖励将下降到最低3%。
要注意的是,那些运行验证器节点的人可能会为其服务收取额外的佣金。因此,这是您在四处寻找验证器时需要考虑的额外成本。
如何保护Kava 网络?
Kava 建立在Cosmos 之上,并使用基于Tendermint 的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来确保网络的完整性。
这将使用验证器节点网络来确认事务。这些验证者节点必须提供抵押品以承担验证交易的责任。如果验证者行为不端或未能满足严格的最低要求,他们的赌注将受到惩罚,从而激励验证者保持诚实和高效。
智慧合约已经过多家独立的区块链和加密安全公司的审计,包括Certik、B-Harvest 和Quantstamp。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漏洞。
什么让 Kava 独一无二?
Kava 不是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唯一的借贷协议。但是,由于跨链操作和互操作性,它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操作和互操作性是通过托管协议的Cosmos网络促进的。由于被称为区域的Cosmos 功能,Kava 贷款协议的使用者可以存入各种非本地加密货币,如币安币(BNB)、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和其他主要加密货币。但是,所有这些加密货币都需要包装为BEP-2 币安链标准资产,以实现抵押。
随着项目的发展,KAVA 将引入更多从各种加密货币到USDX 的抵押的可能性,用户可以在KAVA 贷款系统中贷款。使KAVA 独特的另一件事是允许使用者根据铸造新USDX 的系统获得百分比收益率的功能。用户可以获得APY,而他们存入的加密货币由Kava 保护,他们的资金对其市场做出贡献,这称为HARD 协议。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xinbi/1404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