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 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正在探索哪些解决方案?未来几年以太坊生态的Layer 2 会是什么样子,这次的演说主要由Arbitrum 的共同创办人Ed Felten 给我们答案。
Ed Felten 现为Arbitrum 背后组织Offchain Labs 的共同创办人及技术长,学术背景丰富,过去为华盛顿大学资讯工程博士毕业,并于普林斯顿大学教书长达30 年的时间
以太坊Layer 2 发展现况与未来展望
Ed 在一开始首先提到了目前Layer 2 生态系面临的几个主要挑战:
-
用户采用瓶颈:虽然目标是吸引十亿用户,但实际操作上仍面临诸多困难。要实现大规模采用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需要完善的用户体验。
-
跨链互操作性问题:不同Layer 2 解决方案之间缺乏有效的互操作性,容易形成数据和价值孤岛。
-
中心化风险:许多Layer 2 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仍存在中心化特征,需要进一步去中心化。
-
性能与扩展性:需要在保证Layer 2 有着安全性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
Felten 强调要以”用户对齐" (alignment with users) 为核心原则,如果所有开发者都能与用户需求对齐,整个生态系自然就会相互对齐,自然增长
我们不能只说要吸引十亿用户,而是要真正思考用户需要什么,如何提供价值
关于互操作性问题:
Felten 也针对互操作性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不应追求强制统一的紧耦合方案,建议参考互联网的经验,采用松耦合的互操作模型
这一个模型将会有「重视安全性」、「采用开放标准」、「追求合理范围内的最快速度」、「注重非同步交互」等几个关键元素
以太坊生态系的解决方案
对于现存的Layer 2 生态所存在的问题,以太坊社区也提出了六大关键举措来应对这些挑战:
1. 分层建设
-
借鉴互联网TCP/IP 协议的分层设计
-
每层专注于特定功能,实现模块化
-
允许不同层级有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就像是现今的Layer 1, Layer 2, Layer 3 一样,L1 专注于安全性、L2 专注于扩容,L3 专注于特定应用场景,不同层级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共存,透过这种分层方式,以太坊生态系将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不同类型的链上交易需求,同时为未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全面互联
-
建立一个区块链网络的开放标准,促进Layer 2 之间的互操作性
-
采用非同步交互机制提高系统稳定性
-
注重容错性和安全性设计
开发者友好
-
提供标准且经过验证的开发工具
-
确保智能合约的可组合性
-
未来将会支持多种程式语言(如Rust、C++)
关于提供多程式语言供开发者更好进入生态的部分,Felten 提到开发者主要需要三个关键元素
-
能使用熟悉、标准且经过实战检验的编程工具
-
能获得快速的执行效率
-
确保智能合约之间的完全可组合性
提出这样的观点也与未来arbitrum 新的解决方案相关:Arbitrum 的解决方案:Stylus 和Multi-VM,arbiturm 未来将不是只提供单一虚拟机,而是采用Multi-VM 方案,除了让开发者有更多选择之外,所有合约在同一条链上也能够具备可组合性,多语言支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如此也将有助于扩大以太坊生态系的覆盖范围
性能优化
-
开发更快的虚拟机
-
引入并行处理机制
-
优化资源定价机制
-
按需使用分片技术
他认为不应该将分片作为默认的扩容方案,不是所有应用都适合使用分片,需要在扩容和复杂性之间取得平衡,以太坊需要更细致的gas 定价机制,针对不同资源进行独立定价, Felten 特别强调了要避免过度复杂化,而是应该寻找最实用、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去中心化
-
完善争议解决机制
-
实现排序器去中心化
-
允许任何人运行节点或验证器
中心化排序器(sequencer)一直以来都是Layer 2 生态面临的问题,虽然能够让链上交易处理速度快,但是中心化排序器将会有可能被利用进行MEV 攻击等安全问题,去中心化排序器也可以改善生态收益分配(过去arbitrum 以及Base 便靠着排序器赚取非常丰厚的收入),如此也才能够促进生态系的健康发展
针对此项问题,Felten 介绍了两个主要改进方向:
1. 时间增益机制(Time Boost),透过拍卖的方式分配使用权,保持快速出块和防前跑(front run)等优点,如此将可以捕获原先MEV (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 )中的价值
2. 委员会式排序(Committee-based Sequencing):此机制将由Arbitrum 与Espresso Systems 合作开发,无需信任单一实体,只要大多数成员诚实,就能维持正常运作,实现类似诚实中心化排序器的效果
治理去中心化
-
确保社区真正掌握决策权
-
避免"形式化去中心化"
-
建立有效的DAO 治理机制
Felten 于演讲时特别提到了"去中心化剧场"(Decentralization Theater)这个概念,分别针对「形式化去中心化」以及「具体表现形式」来做说明
现在有太多「假去中心化的」项目透过话术来愚弄社区,社群实际上无法实质影响生态,链上治理投票也时常只是走一个形式,没有约束力
Felten 建议生态制定明确的去中心化路线图,且实际管理并培养活跃的社群,项目方需要真诚地推动去中心化,而不是仅仅做个样子。这对于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Layer 2 生态的发展阶段
目前Layer 2 生态系统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交易处理能力
-
Layer 2 以及Layer 3 加总提供约为Layer 1 的30 倍TPS
-
Gas 使用量约为Layer 1 的80 倍
-
已有约100 个Layer 2 以及Layer 3 区块链在运行
关于gas 使用量的补充,这里指的是,L2/L3 总共能处理的计算量(计算能力)是L1 的80 倍,相同的gas 成本在L2/L3 上可以执行更多的运算。
技术发展
多个主要Layer 2 方案已完成基础架构建设
正在逐步实现去中心化路线图
正在开发更先进的互操作性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
Layer 2 的未来发展将呈现「更深度的整合」、「性能突破」、「完全去中心化」、「优化用户体验」等几个特征:
Felten 认为Layer 2 的未来在于建立一个真正去中心化、高效能且用户友好的生态系统。他特别强调:「Layer 2 的未来就是以太坊的未来,反之亦然」。
透过这次演说的六大关键举措(分层建设、全面互联、开发者友好、性能优化、技术去中心化、治理去中心化),Layer 2 正在逐步实现「服务十亿用户」的愿景。
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你的链,你的规则」(If it's your chain, it should be your rules)的理念,强调真正的社群主导权。
结论
过去Layer 2 曾经是以太坊生态的希望,四大Layer 2(arbitrum, optimism, starknet, zksync)、zk Layer 2 相继上线后的社群期待、生态规模却不如预期,而从近期Base 链上锁仓量资金超过arbitrum 的一点可以证明,Layer 2 生态是否繁荣与团队行销的出发点是否与用户利益对齐有很大的关系。
在逐步实现去中心化的同时,每条链的市场开发团队也必须用心感受市场脉动,推出各式新颖应用来捕捉经济价值及注意力,在这一个迷因币当道的市场,持续针对技术栈推出优化是相对耗时的,但对于未来能否乘载上亿用户的使用场景来说,这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tf/2888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