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大爆发、加密货币疯涨,虚拟世界未来将如何发展?

元宇宙确实是未来一个全新的市场,将会为科技业,甚至金融业、精品业带来巨大商机,但是不应该过度炒作才不会过度期待。加密货币在真实世界里就是个圈钱的把戏,但是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里将找到应用场域,在产业推动元宇宙发展时,也应该留意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元宇宙大爆发,脸书创办人说:“元宇宙就是下一世代的互联网。”由于目前脸书营运面临瓶颈,因此开始启动转型将“脸书(Facebook)”改名为“超越(Meta)”;辉达CEO说:“元宇宙的经济规模终将大过实体世界。”由于虚拟世界3D建模需要大量的图形处理器(GPU),将为辉达(Nvidia)带来另外一波成长动能,股价因此大涨。到底什么是元宇宙?是炒作还是真的会成功?未来会带来那些商机?为什么连金融业、精品业也拥抱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Metaverse)”?

“元宇宙(Metaverse)”是由“超越(Meta)”和“宇宙(Universe)”两个字组合而成,这个名词源自于美国科幻作家斯蒂文森在1992年的小说《雪崩》,故事在描述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未来人类以虚拟替身的形式相互交流。我们可以想像成虚拟现实,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做任何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并且以各种方式与真实世界互动。

如果上面的文字无法让你理解,那就去看场电影吧!

电影“一级玩家(Ready Player One)”描述2045年大部分的人们为了逃避真实世界的混乱而投入虚拟的网络游戏“绿洲(Oasis)”,在电影里真实世界的人类与虚拟世界的连结只有视觉、听觉、触觉,这是元宇宙初期的样貌,玩家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参加赛车与舞会,可以和人工智慧控制的虚拟人物交流,目前的技术包括: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混合实境(MR)、影像感测器、麦克风与音响、动作侦测器等,已经可以达成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受。

电影“黑客任务(The Matrix)”描述2199年,真实世界已经被电脑机器所占领统治。为了培养人类成电池当做能量来源,电脑机器模拟1999年的人类世界创造出虚拟程序世界“母体(The Matrix)”,借由和人体大脑神经联结的连接器,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心理(六根)等讯号传递到人类大脑时都彷佛是真实的,以此囚禁人类的心灵,这将是终极版的元宇宙[2],听说今年圣诞节第四集要上映了,先睹为快。这里的嗅觉、味觉、心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或许是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第一个接近元宇宙的平台“机器砖块(Roblox)”

讲到元宇宙的概念,许多人立刻会想到目前热门的多人线上角色扮演游戏,例如:动物森友会、模拟市民、暗黑破坏神、仙剑奇侠传等,这些线上游戏可以让玩家在虚拟的游戏里拥有另外一个身分与全新的生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这些线上游戏带给玩家的沉浸感不足,内容也只是游戏,与元宇宙希望建立的世界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个接近元宇宙的平台是“机器砖块(Roblox)”,它不只是一个线上角色扮演游戏,使用者还可以设计自己的游戏、物品、衣服,同时游玩自己或其他开发者建立的各种游戏,是由像乐高积木般的虚拟砖块所建构的网络虚拟世界。就好像我们的影音创作发表在Youtube平台上,或程序设计师的程序创作发表在APP store平台上,经由平台分享让Google分润的概念类似。

元宇宙目前还在多强争霸的阶段

目前元宇宙的建立还在初期的战国时代,各种不同的社群平台与游戏厂商都跃跃欲试,因此还没有系统能够一统天下,未来谁会胜出还不确定。

元宇宙的未来可能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种可能是由某家公司主导,但是开放原始程序代码让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类似Google建立Android平台让所有开发者在平台上建立应用程序(APP)。

第二种可能是由某个基金会主导,开放原始程序代码让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同公司开发的虚拟世界具有相容性,可以串连成大一统的元宇宙,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相同的通讯协定在互联网上漫游一样。我们在思考元宇宙时必须跳脱线上游戏的思维,发展成创意发想平台、互动社交平台。

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里,加密货币将找到应用场域

加密货币在真实世界里就是个圈钱的把戏,但是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里,它将找到应用场域,我们以“不可替换代币(NFT)”为例子来说明。

媒体报导推特(Twitter)CEO杜锡(Jack Dorsey)把自己15年前发出的首条推文拿来发行“不可替换代币(NFT)”并且拍卖,最后由区块链新创公司Bridge Oracle执行长(帐号@sinaEstavi)得标,一则贴文卖了290万美元,报导说可见大众对经由区块链技术认证的虚拟物品胃口有多大,这次杜锡推文的拍卖凸显了人们对不可替换代币的兴趣激增,这个在真实世界里这只是炒作手法而已,为什么在虚拟世界里就有应用场域呢?

史上第一则推特发文转为不可替换代币(NFT)后,被加密货币业界人士大举竞标

我买了“不可替换代币”,我实际上拿到了什么?

2006年3月21日,杜锡在键盘打下:“刚刚设定好我的推特(just setting up my twitter)”,这样平凡无奇的话,发出后成了史上第一条推文。

如果买了杜锡首条推文的“不可替换代币”,我实际上拿到了什么?答案是:什么也没有,你只是买下了乙太坊认证的一枚“不可替换代币(NFT)”,代表你拥有上面这条贴文的虚拟所有权而已,任何人进入推特还是可以看到杜锡的首条推文,除非他把这条推文下架,因此买下这个不可替换代币其实你什么也没拿到,等于只是捐款给杜锡而已。

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数字画家Alice画了一张电脑画作,并且用这张画作到乙太坊区块链平台发行一枚“不可替换代币(NFT)”,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拍卖,经过买家竞标最后由Bob以100枚乙太币得标,接着Alice把这枚不可替换代币(NFT)汇给Bob,而Bob把100枚乙太币汇给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其中10枚乙太币是手续费,剩下的90枚乙太币再汇给Alice,所有资料都记录在乙太坊矿工的电脑里,由于乙太坊区块链不可窜改,因此可以确保这枚代币是真的代表这张电脑画作,整个行为和一般的艺术品拍卖大同小异,唯一的差别是必须发行一枚不可替换代币(NFT)。

不可替换代币(NFT)对艺术创作者的意义

一般的艺术品拍卖,买家可以拿到一张实体的画作,任何其他人画的都是贗品,而且真假可以经由科学分析技术判断;但是数字画家创作的是数字画作,其实就是个电脑档案,任何人只要复制这个档案,拿到的和原本的画作完全一样,因此不会有买家想要购买这种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复制的东西,这样就很难保障数字画家的权益。

经由发行“不可替换代币(NFT)”可以协助数字画家创造一枚“唯一的”代币,代表这幅画作的虚拟所有权,再拍卖这个代币取得报酬,而且不可替换代币是经由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程序发行,因此可以设定条件保障画家的权益,例如:未来这枚代币再拍卖转手时,可以再分润给画家,等于未来每次拍卖画家都可以取得部分报酬,改善了目前一般的艺术品拍卖,画家只能拿到第一次拍卖报酬的缺点。

问题是一般的艺术品拍卖,买家可以拿到一张实体的画作,但是不可替换代币拍卖,买家拿到的只是拥有一个数字画作的虚拟所有权而已,等于只是捐款给画家,这个其实是当初发明不可替换代币的目的之一。如果只是捐款而已,为什么有人会买呢?因为只要你相信几年以后可以再用更高的价钱拍卖给别人,你就会买不是?

既然什么都拿不到,为什么有人出价290万美元买杜锡的首条推文?

有没有注意到,到底是谁互相竞标、不停把价格喊高?一位是区块链平台波场(TRON)创办人,一位是区块链新创公司Bridge Oracle执行长,这些人都是加密货币玩家,也是目前在经营区块链事业的人,他们竞价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当年很少人采矿,比特币、乙太币都还不值钱的年代,有一部份加密货币玩家已经开始玩这个游戏了!他们手上多的是比特币、乙太币,而且持有成本极低,现在一枚比特币60,000美元,一枚乙太币2,000美元,只要50枚比特币或1,600枚乙太币,就能凑到290万美元标下来这则贴文了;对他们来说,实际付出的成本可能只有几千甚至几百美元,读者有没有注意到,竞标双方用的其实不是美元,而是乙太币(ETH)?

用这个手法互相竞标,可以制造出“大众对经由区块链技术认证的虚拟物品胃口很大”或“人们对不可替换代币的兴趣激增”的印象,媒体标题不是这么写的吗?如此一来,可以再次炒高加密货币,另外在交易所把手上的其他乙太币或比特币倒掉一些,不是又大赚一票了?更何况,这些玩家本身就在经营区块链相关的平台或事业,把区块链话题炒热,原本就是一定要做的营销不是?

不可替换代币(NFT)在真实世界只是炒作,但在虚拟世界代表财富

不可替换代币(NFT)之所以在真实世界只是炒作,主要原因是并没有一种技术,能够让实体的画作与虚拟的不可替换代币产生实质上的连结,我买了不可替换代币,其实只是拥有一个数字画作的虚拟所有权而已,等于只是捐款给画家。

但是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里,所有的财富都是虚拟的,一台跑车、一栋豪宅、一张画作都只是一个电脑程序,可以经由演算法使“这个电脑程序”与不可替换代币产生实质上的连结,意思是这枚不可替换代币就代表了这栋豪宅(电脑程序),变成类似真实世界里的财产证明,加密货币又称为“虚拟货币”,在真实世界里都可以炒到天价了,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在虚拟世界炒作的机会?

科技业界爆红:元宇宙(Metaverse)将主宰全宇宙?

Roundhill投资公司预估2030年产值高达2兆5000亿美元,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大,但是确实代表元宇宙未来有不小的市场,光是目前的全球游戏市场每年就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商机,问题是除了科技大厂跃跃欲试,为什么连金融业、精品业也拥抱元宇宙?

大家想想,要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全球数十亿玩家的虚拟世界,而且现在大家对画质与3D影像的要求愈来愈高,需要加盖许多资料中心,包括:伺服器、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储存元件(DDR/Flash);使用者连线需要各种网络设备与终端装置,包括:网通设备、光纤通讯、5G物联网、AR/VR眼镜、显示器、个人电脑、智慧型手机,显然会给科技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此外,玩家在元宇宙里需要线上消费、虚拟信用卡,当然少不了在真实世界已经炒翻天的加密货币,因此金融业就有参与的角色;在真实世界里我买不起爱马仕的包包、鞋子、项链、耳环等各种精品,在虚拟世界里不就可以买了吗?因此精品业就有参与的角色。

在真实世界里,我住狭窄的公寓、开国产轿车,在虚拟世界里就可以住高级豪宅、开法拉利跑车;在真实世界里,我是个员工每天被老板骂,在虚拟世界里我就是老板可以骂别人;在真实世界里,想搭SpaceX的太空飞船去火星贵森森我付不起,在虚拟世界里我当然可以去星际旅游跑遍全宇宙,甚至元宇宙会提供某些工作,所以未来可能有人在真实世界没有工作,是进入虚拟世界上班的,总之当我们在思考元宇宙时,请发挥你的想像力…!

元宇宙(Metaverse)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虽然元宇宙可以替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商机,特别是新冠疫情造成大家必须减少实体活动改成线上活动,为这波元宇宙发展推波助澜,但是我们也必须了解未来的元宇宙如果不以法律进行规范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例如:在虚拟世界里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商业利益如何分配?炒作诈骗如何预防?

更重要的是元宇宙对于青少年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未来有一天家里的孩子可能每天放学回家就戴上AR/VR眼镜进入元宇宙,和虚拟世界里的人物交朋友,完全不与真实世界的人交流,而长期配戴AR/VR眼镜对眼睛与大脑可能造成的伤害,这些都是未来元宇宙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必须及早应对。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uanyuzhou/10245.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