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脸书(Facebook) 的创办人在2021年10月底宣布要将公司更名为”Meta”,目的是要将脸书转型为元宇宙公司,元宇宙一词在Google上的搜索量便大增,成为当下热门的话题。
元宇宙这个概念看似酷炫,对一般人来说又有点虚幻。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对我们的生活又将产生什么改变呢?本篇文章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带你快速了解元宇宙、它所可能带来的商机,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元宇宙(Metaverse) 是什么?
关于「元宇宙」的定义,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原因是这个概念还很新,尚未发展成熟,所以各界说法不一。这就像是以前「网络」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也没有人能清楚的定义它。
广义来说,元宇宙是一个视觉图像丰富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上人们可以工作、娱乐、购物、社交等。你可以想像你真的「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并且感觉其他人也跟你在一起,此外你还可以订制自己的化身(Avatar) 并且拥有数字资产。
2009 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里描绘的潘朵拉星球就是元宇宙的概念。阿凡达这个词来自于英文"Avatar",为「虚拟化身、头像」之意。
在电影中主角杰克双脚瘫痪,但是到了潘朵拉星球、他换上纳美人的身体后,就可以行走、奔跑,但是意识仍然他自己的,这就是结合了虚拟(纳美人的身体)与现实(自己的意识)的案例。
电影《阿凡达》剧照;图片来源:BBC NEWS
而元宇宙概念中常提到的两个词"VR" 及"AR"。
VR 是Virtual Reality 的缩写,意思是「虚拟实境」,它是利用技术产生一个3D 的虚拟世界,让使用者透过感官的类比,仿佛身历其境。
AR 是"Augmented Reality" 的缩写,翻译为「扩增实境」,指的是透过影像及图像分析技术,让屏幕上的虚拟世界可以跟现实世界进行结合跟互动。
「元宇宙」的概念由来
元宇宙(Metaverse) 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 (Snow Crash) 中,作者尼尔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 创造了这个词,英文其实是“meta” 及“universe” 二字的缩写,用来描述一个他所想像未来的虚拟世界,在小说里,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真实身份所投影的虚拟化身(Avatar)。
既然这个词早在30 年前就出现了,那为什么直到2021 年才突然流行起来呢?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与元宇宙相关的一些技术已经渐渐成熟,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宏达电(HTC),已经开发出虚拟实境(VR) 眼镜,可以透过这个装置进入虚拟世界中。
第二,区块链(blockchain) 的概念也愈来愈普及。区块链是藉由密码学等技术,创建与储存庞大的交易资料,具有难以篡改的特性。所以几乎任何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透过区块链来追踪及交易,像是加密货币和NFT。
区块链之所以会带动元宇宙的发展,原因在于它的「不可破解性」和「不变性」,这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获得广泛采用的关键。因为在虚拟环境中骇客攻击和资料外泄很常见,所以平台的安全性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新冠肺炎(Covid-19) 加速了元宇宙的发展。由于疫情的关系,人类的生活方式被大大改变,多数人不能出门、需要远端工作,造成在虚拟世界的互动需求大增,因此疫情成为了元宇宙发展的重要推手。
以下是几位名人对于元宇宙的看法及定义。
扎克伯格:元宇宙是公司(Facebook/Meta) 最重要的未来
脸书的创办人扎克伯格(Zuckerberg) 曾公开表示:「元宇宙是公司最重要的未来,几年后脸书将不会被认为是一家社群媒体公司,而是一家元宇宙公司。」
关于元宇宙的定义,脸书在其官网也写道:「元宇宙是一组虚拟空间,你可以在其中创建和探索和你在不同物理空间的其他人。 你将能够与朋友闲逛、工作、娱乐、学习、购物、创造等等。」
「元宇宙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单独构建的单一产品,它就像互联网一样,无论Facebook 是否存在,元宇宙都存在。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建成,其中许多产品将在未来的10 到15 年内完全实现。虽然这个时间长度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令人沮丧的,但它让我们有时间解决关于如何构建它的难题。」
Mathew Ball:元宇宙含八项主要核心,距离完整愿景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Matthew Ball 是前亚马逊工作室战略主管,他的元宇宙文章《元宇宙:它是什么、何处寻、谁将建造它》(The Metaverse: What It Is, Where to Find It, and Who Will Build it) 被铸造成NFT,被收藏家以100 以太币购买,其相当于是美金46 万元的价值。
Matthew Ball 在他的文章中提及:「元宇宙是一个大规模且可互相操作的实时3D 虚拟世界网络,可以由无限数量的用户同步及持续体验,具有个人存在感,且有数据的连续性,像是身份、历史、权利、对象、通讯和付款等。」
Matthew Ball 同时也表示,元宇宙的完整愿景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发展主要跟以下八项核心有关。
- 硬件:各种支持元宇宙装置的硬件,包含消费者使用的硬件,如VR耳机、手机、触觉手套以及企业使用的硬件,如工业相机、投影和跟踪系统等。
- 计算:能支持元宇宙的各种运算能力,如人工智慧、投影、翻译等多样化的功能。
- 网络:由网络提供商提供持久的即时连线、高频宽和去中心化的资料传输。
- 虚拟平台:开发和运营一个虚拟环境,让使用者及企业可以建立及参与各项体验,例如赛车、画画、上课、听音乐等。
- 互通工具和标准:可以实现元宇宙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 的工具及标准。(就像"HTML" 为建立网页的「标准语言」,用此语言打造出的网页在IE、Chrome 等不同浏览器中都能成功读取。)
- 支付服务:支持数字支付流程、平台和运营的技术,包含加密货币及其他区块链技术。
- 内容、服务和资产:与使用者资料和身份相关的数字资产(如虚拟商品和货币)的设计、建立、销售、转售、储存、安全保护和财务管理。
- 使用者行为:观察消费者和商业行为的变化,包含消费者的花费、时间和注意力等。
元宇宙跟电玩游戏一样吗?
有人会说, 元宇宙是在虚拟的世界中跟其他人互动,还可以设定自己的头像跟身份,那跟电玩游戏不是很像吗?
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对的。
像微软在2022 年1 月以690 亿美元收购美国游戏巨擘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时,它的执行长Satya Nadella 就曾说:「当我们在考虑对元宇宙的愿景时,我们相信不会只有一个单一的元宇宙。
我们需要支持许多的元宇宙平台……在游戏中,我们将元宇宙视为社群和个人身份的集合,这些社群和个人身份以强大的内容特许经营权为基础,可以透过任何装置进入。」
现在,有许多公司会将单一游戏或平台称为「元宇宙」,如果是用这个定义来看的话,从VR 音乐会到线上游戏都可以称作元宇宙。
简而言之,可以把游戏视为元宇宙,而元宇宙不只是游戏,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有多个元宇宙。
元宇宙跟NFT 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NFT?
NFT 是英文Non-Fungible Token 的缩写,中文翻译成「非同质化代币」。
还是有点抽象是吧?
所谓「同质化代币」是指每个代币的价值相同,而且可以分割,就好比你用100 元纸钞可以跟别人随意交换另一张100 元纸钞,或是二个50 元硬币,因为它们价值是一样的。
像我们常听到的数字加密货币比特币(BTC) 及以太币(ETH) 都是属于同质化代币。
而「非同质化代币」也是数字加密货币的一种,但是每个代币都是独一无二的,像是图片、音档、影像等任何数字形式的作品,是无法分割且无法互相取代的。
这些以前可以轻易复制的数字档案,现在透过NFT 就能拥有所有权证明,因为该艺术品的原创者、交易纪录通通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是公开的,同时它具有不易复制的特性,所以不必担心被仿冒的问题。
因此,不管是一篇文章、一张梗图或是一部短片,未来都可以像实体艺术品一样被竞标出售。
像是在2021 年,数字艺术家Beeple 的作品以NFT 形式拍卖,卖出了高达6,900 万美元的高价。
Beeple的数字艺术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图片来源:佳士德拍卖CHRISTIE'S IMAGES LTD
而同年推特(Twitter) 的创办人Jack Dorsey 的第一则推文也被制成NFT,以290 万美元售出,被伊朗的加密货币企业家买下。
在2022 年4 月该企业家想要出售这则推文NFT,他开价4,800 万美元,但最后只有7 人参与投标,最高出价只有280 美元。
简而言之,NFT 是存在于区块链上的所有权证书,它将成为虚拟世界中经济的关键。
由于每个NFT 都由一个无法删除、复制或销毁的加密密钥保护,所以它能够对一个人的虚拟身份和数字资产进行验证,这是一个元宇宙本身及跨元宇宙互动所必需的。
NFT 在元宇宙中的应用
NFT 跟元宇宙是一种共生共赢的关系,NFT 能够使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资产在元宇宙中产生经济价值,并使其拥有所有权,而它「无法替代、独一无二(无法分割)」的特性,也是元宇宙能够运行的关键之一。
这两个概念都相当的新,但是目前已经有几家公司找到了同时应用这两个概念的方法,成效也相当不错。
-
虚拟市场:VRChat 是一款大型多人线上VR 游戏,玩家可以在上面透过虚拟角色进行交流互动。
在这样的空间中,可以作为NFT 的交易场所,因为卖家可以轻松的提供连结和预览给买家,或是直接在VR 的环境中创造资产,而买家则可以决定是否购买。
VR 跟NFT 市场可能吸引各行各业的品牌加入,像Nike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已经透过“Nikeland” 加入虚拟世界,并且已经收购了一家以制作NFT 产品闻名的工作室RTFKT,未来,也许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概念在Nike 的虚拟世界中碰撞出火花。 -
美术馆:在观赏艺术品时,VR 可能会是最佳的平台,因为你可以从每一个细节和角度近距离观赏,所以艺术品是很适合透过虚拟实境展览的。
例如,许多博物馆已将NFT艺术品放置在由以太币区块链提供支持的 Сryptovoxels 元宇宙中。据The Art Newspaper报导, Cryptovoxels 元宇宙上有美术馆和博物馆,包括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奥地利的美术馆。 -
房地产:在现实世界中,房地产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而在虚拟世界中也是。
这并不是指以数字方式出售的真实的房屋或土地,而是指在虚拟空间中出售数字土地。
举例来说,Decentraland是一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平台,它的核心资产就是土地,其中的地块可以作为NFT买卖。土地的拥有者就是地主,可以自己创建土地上的环境跟内容,甚至打造成一个主题社区,开放其他人进来。
Decentraland 在2017 年底的第一次拍卖,共拍出34,356 块土地,换算当时市价超过3,000 万美元。
Decentraland上的土地拍卖画面;图片来源:Atomic Wallet
元宇宙可能带来哪些商机?看看科技巨头怎么做
脸书(Meta)
在所有的科技公司中,对元宇宙最有发展决心的公司之一的就是脸书了,因为它在2021 年10 月底直接将公司名字改成Meta,代表全力进军元宇宙,要舍弃Facebook 这个众所皆知的名字是多么的不容易。
那么Meta 想要建造的元宇宙是长什么样子呢?
我们都知道脸书是一个社群媒体,其核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串连」。在目前的脸书上,我们跟家人朋友互动的方式包含贴文按赞、贴文留言、用Messenger 对话、开直播互动等,但是这样的互动是属于比较被动的,也多以文字互动为主。
而在脸书建造的元宇宙中,「人与人之间的串连」仍然是其核心,只是空间变成了3D,彼此的互动方式可以更多元、更真实。
举例来说,你可以戴上眼镜进入一家虚拟咖啡厅并以你的虚拟化身出现,然后透过Messenger 发讯息邀请你的朋友也一起上来。
在这个空间中,你们可以打牌、聊天、喝咖啡,就好像这些朋友真的在你旁边一样。
过程当中,你还可以透过手机跟你的家人视讯,虚拟与现实完全融合在一起。
在元宇宙中以虚拟化身跟朋友打牌,同时透过视讯软件跟真实世界的家人聊天;图片来源:Meta官网影片截图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远距工作问题,未来也可以在元宇宙中获得很好的解决。
目前的远距工作,同事们藉由Email、通讯软件或是会议软件沟通,虽然省下了通勤时间,但缺乏社交互动以及老板无法掌握员工的工作状态是最为人所诟病的,所以许多老板在疫情后纷纷要求员工要回办公室上班。
在元宇宙中,你可以将虚拟办公室建立在任何地方,包含山上、海边等,设定好办公地点后,就可以邀请你的同事上来。
当大家都进入这个工作空间,你们就可以开会、聊天甚至各自办公,就好像你们在真实的办公室中一样。如此一来,企业主们不但可以节省昂贵的办公室租金,也可节省员工通勤的时间,增加工作效率。
脸书在2021 年8 月发表的服务“Workrooms” 就是使用VR 技术来进行远距工作的服务。
简言之,脸书的元宇宙会让未来的社交更有真实感,虽然目前的发展仍在非常初期的阶段,但这个愿景给我们相当大的想像空间。
微软(Microsoft)
除了脸书外,美国另一科技巨头微软(Microsoft) 也已经加入了元宇宙的战场。
而不同于脸书是以社交功能为主轴,微软则是将重心放在它原本的强项,也就是跟「工作」相关的服务,让远距工作、虚拟会议能有更有趣且个性化的体验。
微软在元宇宙中的主要战略集中在公司的协作平台Teams 中,特别是Mesh for Microsoft Teams,主要是微软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出生在网络时代,所以在工作上他们会需要更多的弹性与空间。
在Mesh for Microsoft teams 这个空间上,不但可以加入虚拟会议、发送聊天、共享文件和档案,也可以举办大型研讨会。
Mesh for Microsoft Teams 最大的特色是能够创造个性化的虚拟化身,也就是说,你的数字头像可以做到跟你本人很像,而且还可以模仿你的表情跟动作,让你就好像身历其境一样。
Mesh for Microsoft Teams能让用户像是在真实办公环境中一样打招呼对话;图片来源:Microsoft官网
NVIDIA(辉达)
NVIDIA(辉达)是美国一家以设计和销售图形处理器为主的半导体公司,在人工智慧领域上具有领先地位,主要产品如游戏的显示卡或是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晶片。它在元宇宙的发展也走得相当前面。
NVIDIA 对于元宇宙的想法,主要是透过NVIDIA Omniverse 平台把3D 世界串连成一个共享的虚拟宇宙。Omniverse 在2020 年12 月推出公测版,在2021 年4 月推出企业版Omniverse Enterprise。
产业可以在Omniverse 平台上模拟实体环境里的工厂或建筑物,然后进行合力设计或制造。
举例来说,Foster+Partners 设计与建筑事务所让来自全球14 个国家的设计师,在Omniverse 这个共享虚拟空间中,一起进行建案的设计。
此外,它还能让人类跟机器人进行协作。
在Omniverse 中训练好这些机器人的大脑后,机器人专家可以把这些大脑装入NVIDIA 晶片,并且连接至真的机器人。
知名汽车品牌BMW已经开始实现这个想法,它利用NVIDIA Omniverse 以一个完全数字化的方式建造一个未来工厂,模拟出和实体工厂一样的「孪生虚拟工厂」。
BMW 可以在虚拟工厂训练、测试机器人,成功以后再让机器人在真实世界的实体工厂工作,可以大幅提升实体工厂的效率。
元宇宙可以应用在哪里?
游戏
游戏是元宇宙概念应用的最广泛的地方之一,因为它的本质上跟电玩游戏是有点类似的,都是使用虚拟化身在虚拟空间中与其他人互动。
Roblox 是以元宇宙为概念的游戏公司,在平台上用户不但可以使用Roblox Studio 引擎自行创造游戏,也可以玩其他人创造的游戏。此外,在平台上也可以使用虚拟货币Robux 进行交易或是跟朋友聊天。
Roblox 于2021年3月成功在美国上市,根据Influencer MarketingHub 于2022 年3 月发表的统计数据,Roblox 上有超过800 万个游戏开发者,提供的游戏超过1,800 万个,每日活跃用户超过3,260 万人。
图片来源:Roblox官网
教育
教育是另一个被认为未来可以广泛运用元宇宙概念的领域。上述提到的游戏公司Roblox 也跨足教育领域,打造3D 多人互动式的教育空间,目标是在2030 年有超过一亿名学生使用这个平台。
元宇宙的概念运用在教育上将会使得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以前历史读到古埃及文化时,只能透过历史课本看金字塔图片,但是透过VR 的技术,未来学生可以直接身历其境般进入金字塔、甚至看到木乃伊,探索古埃及的世界。
此外,未来学生还可以透过元宇宙平台共同制作火箭,探索太空站,这些都是书本无法提供的体验。
根据教育机构Brookings Insitution 在2022 年发表的一份「当教育遇上元宇宙的」的报告,元宇宙下的教育模式将会变得更生动多元,学生们不但有更多体验的机会,也会从被动的角色改成主动、探索的角色。
虚拟活动
另一个元宇宙的新趋势就是大型的虚拟活动。
像现在我们参加演场会、球类比赛、大型展览等实体活动,都是要事先买票,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排队进场。
但在元宇宙上,可以举办虚拟音乐会、舞会等各种大型活动,你不用出门就可以跟其他人一起狂欢、一起跳舞,享受身历其境的感觉。
Meta(前脸书)在2021 年底就在元宇宙举办了三场跨年演唱会,可惜这场活动没多少人关注,最后以失败告终。
医疗
元宇宙在医疗上也能带来许多颠覆性的变革,以下举几个比较容易了解的例子。
-
远距医疗:以前我们总习惯生病了就要去诊所或医院看医生,然而新冠肺炎发生后,更多的人开始接触到远距医疗,对于一些简单的疾病,可以透过电话或是视讯就完成看诊。
在元宇宙中,VR 的技术能够让远距医疗做到更深入,不需要亲自到医院就能接受治疗。
举例来说,如果你人在美国,但是对病情最佳的专家在中国,那么只要穿戴上VR 装置,就可以进入医生的诊间。
你可以在当地的医疗设施进行扫描及检查,数据会即时传输到美国,在美国的医生就可以帮你远距看诊。 -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可以储存庞大的交易资料,并具有难以篡改的特性,这个特性用在管理病历及个人健康资料这样的高隐私数据就相当安全。
- 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意思是对任何物体、过程或系统创造一个「虚拟双胞胎」,应用在元宇宙医疗上,就是可以针对病人复制一个跟他一样的虚拟病人,目的是测试病人从手术恢复到对特定药物的反应等,对患者来说是更安全的做法。
运动
元宇宙的技术运用在运动上,会让运动变的更加多元有趣。举例来说,你在家骑着脚踏车健身,戴上VR 眼镜,你立刻可以感受到自己正在参加铁人三项,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公路上。
Meta 的「虚拟健身房」也已经开张,用户在家里不用买跑步机或是飞轮车,只要透过VR头盔,就可以健身、做各种有氧运动。创办人扎克伯格还分享了他与奥运女子花剑金牌得主Lee Kiefer 「隔空比剑」的影片,见证元宇宙在运动上可以运用之处相当多元。
扎克伯格与奥运金牌得主Kiefer 隔空比剑画面片来源;图片来源:Youtube 影片截图
工厂数字分身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愈来愈成熟,对于制造业及供应链来说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例如前文提到BMW 透过NVIDIA 的Omniverse 平台,可以打造出与真实工厂一模一样的数字工厂。
数字工厂的用途在于减少实体工厂的试错成本并且提升生产效率,因为在虚拟工厂中可以模拟制程并且训练机器人等等,一直不断试错到可行后再套用到实体工厂中。
BMW 的数字工厂;图片来源:BMW官网
消费品及奢侈品
商机是紧跟着顾客行为,所以成功的品牌需要持续了解顾客去了哪里以及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目前也已经有许多品牌已经进入虚拟世界的赛道。
根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的研究,奢侈品在元宇宙的商机到2030 年前会高达500 亿美元。
举例来说,精品一线品牌Gucci 在游戏平台Roblox 中推出数字版的包包Dionysus,售价高达35 万Robux 币,换算美金相当约4,115 美元,甚至比真实世界中的包包还贵。
元宇宙有什么争议?
安全性
虚拟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一样,一样会产生诈骗或是性骚扰等犯罪行为。
性骚扰已被证实是虚拟世界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位伦敦的女性Nina Jane Pately 在她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在她加入虚拟世界的60 秒内,她受到了口头和性骚扰,有3~4 个男性化身的人,实际上轮奸了她的化身和拍照,简直是一场恶梦。
2003 年的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 也曾出现过用户使用游戏币进行庞氏骗局这样的新闻。
在虚拟的世界中,谁来管制犯罪行为和维持秩序仍然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隐私问题
就像Facebook 的隐私权争议一样,许多人对于Meta 的隐私保护持着不信任的态度。
虚拟世界中如果没有能跟上技术变革的隐私法保护,那么人类被追踪的可能性将会愈来愈大。
就像现在脸书能够透过用户的行为追踪他们的喜好跟兴趣,未来Meta 甚至可以追踪用户的眼球跟面部表情,个人的隐私权在虚拟世界中几乎是荡然无存。
因此,隐私权的保护是各元宇宙平台极需重视的问题。
健康问题
虚拟世界对人类带来的身心问题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身体方面,长期使用穿戴装置可能对身体带来不适感,例如类似晕车的恶心感,或是颈部及耳朵不适。
在心灵方面,已有研究证明虚拟世界跟精神疾病之间存在关系,尤其是涉及幻想和幻觉方面的精神疾病。
在一项研究中,测量了100 名20 岁至30 岁的使用者的网络使用问题(PIU):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特征,其中约有30% 的人表现岀有PIU的问题。
此外,青少年网络成瘾也是令许多父母及老师头痛的问题。
元宇宙面临哪些挑战?
纽约市未来今日研究所所长梅兰妮·苏宾预测:「到2030 年,很大一部分人将以某种方式进入虚拟世界。」
即使许多专家及科技巨头们看好元宇宙的发展,但是它目前仍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有许多的挑战,包含硬件、技术、法规、使用者接受度等。
硬件
目前要进入虚拟世界,要透过一些穿戴装置,像是VR眼镜或是耳机等,这些穿戴装置现在还非常昂贵,因此它是否能像手机这么普及,将是元宇宙是否能成功的关键。
技术
在技术方面,各种元宇宙平台之间缺乏互通性和统一性是目前最大的挑战之一。
就像"HTML" 为建立网页的「标准语言」,用这个语言打造出的网页在IE、Chrome 等不同浏览器中都能成功读取。
又或是我们同时拥有苹果iOS 跟谷歌Andriod 系统的手机,虽然作业系统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交换讯息跟彼此联系。
但目前各元宇宙平台之间还缺乏这样的互通性,例如你无法把你的虚拟衣物或车子从一个平台带到另外一个平台。这也是元宇宙发展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之一。
法规
由于元宇宙是新的技术与概念,因此以前的法规内容还无法跟上。除了前文提到的安全、隐私问题都需要有新的法规来保护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智慧财产权的问题,也就是在虚拟世界中的创作者要如何拥有版权,受到智慧财产权的保障。
使用者接受度
虽然元宇宙带来的虚拟世界可能酷炫且美好,但是人们的接受度有多高还是个问号。
例如前文提到扎克伯格在元宇宙上举办的线上跨年演场会以失败告终,到底是这个概念太先进,还是人们终究还是喜欢实体的感觉,这个需要时间来证明。
疫情期间,许多人被关在家里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出门,许多人开始怀念能到办公室上班或是到郊外踏青的美好,但也有人习惯远距工作后就不想回去实体办公室上班。
科技会慢慢改变人类的行为,但是人类也有一些需求是科技无法满足的,使用者接受度会是元宇宙发展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关键。
元宇宙的未来愿景
元宇宙目前仍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要成熟预计还需要10~15 年的时间,其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
然而,已有许多科技巨头看好元宇宙发展,大量投入在元宇宙的相关设备及平台,像是脸书、微软、辉达等。而元宇宙的概念也逐渐被应用在各领域上,包含游戏、教育、医疗、制造、活动等,未来商机无限。
未来元宇宙仍须克服的挑战包含硬件、技术、法规等,但最后考验是否能成功的还是回到使用者的接受度。
对于元宇宙,我们可以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持续关注它的发展,并且亲身去尝试,掌握其中的商机,毕竟它有可能真的颠覆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uanyuzhou/13150.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